加拿大新民主党发展道路探析
本文关键词:加拿大新民主党发展道路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加拿大新民主党是国际民主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物,又与国内环境不可分割。加拿大所独有的联邦结构、政党制度让民主社会主义在北美地区找到了发展的土壤,在西部地方主义的推动下民主社会主义在加拿大西部草原扎根;在国内各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新民主党应运而生。可以说,正是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加拿大社会民主运动才得以展开,平民合作联盟才从一个弱小的政治组织发展成为一个代表社会中下层人民利益的地方党,并成为活跃在加拿大政坛上的政治力量。以民主社会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党虽然迄今为止仍然只能在部分省区获得执政机会,但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无论从选举成绩来看还是从策略主张对加拿大社会的影响来讲,新民主党对社会发展,尤其对“福利国家”建设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历史的车轮行至今日,国际民主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变化,新民主党面临衰落的趋势内部分歧扩大。归结全文,文章第一部分回答了新民主党是什么的问题;第二、三部分回答了新民主党为什么会在加拿大存在又为什么会限制性发展的问题;第四部分则在成绩与挑战中对新民主党怎样发展作了尝试性分析,这是文章是本文分析的中心问题。 具体看来,文章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民主社会主义指导下的加拿大新民主党。在这一部分里首先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作一历史回顾,并与在加拿大的发展结合。接下来主要按着事物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平民合作联盟—新民主党的发展演变。第二部分论述了新民主党的以产生发展的环境。加拿大联邦与省分权的联邦结构给地方小党的兴起留下了可发展空间,同时其独特的政党政治运行机制是作为政治组织的平民合作联盟—新民主党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力量支持。正是在这种政治社会环境下,加拿大民主社会主义力量得以发展,新民主党成为活跃在加拿大政坛的政治力量。第三部分论述了限制新民主党发展的因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联邦制、政党制的运行模式在客观上给新民主党提供了发展环境,而单名多数制的选举模式则抑制了作为小党的新民主党的进一步发展。从主观上说,新民主党自身因素也限制了它自身的发展。地区倾向性使新民主党难以在公众当
【关键词】:平民合作联盟 新民主党 民主社会主义 发展道路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771.1
【目录】:
- 引言7-8
- 一、民主社会主义指导下的加拿大新民主党8-17
- (一) 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回顾9-11
- (二) 新民主党的发展演变11-17
- 1、从工人运动到平民合作联盟11-14
- 2、新民主党的成立14-16
- 3、六十年代以来的新民主党16-17
- 二、新民主党存在的土壤17-23
- (一) 联邦制17-19
- (二) 政党政治19-23
- 三、新民主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23-32
- (一) 客观因素:选举模式抑制其发展23-26
- (二) 主观因素:自身因素限制其发展26-32
- 1、地区倾向性26-30
- 2、阶层倾向性30-32
- 四、困境中的选择32-41
- (一) 新民主党的政治业绩32-37
- 1、选举成绩32-34
- 2、策略成效34-37
- (二) 全球化条件下面临的挑战37-38
- 1、外部压力37-38
- 2、内部斗争38
- (三) 面对困境,,出路何在38-41
- 结束语41-43
- 注释43-46
- 参考文献46-47
- 后记4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梦青;;“音乐哲学”与“音乐美学”概念比较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2 张伟;魁北克音乐发展概论[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谢丹,朱徽;加美中一段文史因缘[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尚虎平;;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悖论:高绩效下的政治安全隐患[J];管理世界;2008年04期
5 黄健文;徐莹;;从城市化规律角度雏析中外城市复兴特征差异[J];城市观察;2012年05期
6 陈晓莹;;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法及其在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中应有的影响和作用[J];英语研究;2012年01期
7 傅俊;严又萍;;略论社会观念、族群意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性进步——加拿大原住民文学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0年02期
8 陈尊厚;侯建国;;论加拿大技能型人才培养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年33期
9 李晖;;浅议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12期
10 杨令侠;加拿大与美国关于酸雨的环境外交[J];南开学报;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缅;加拿大多元文化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戴小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晓京;加拿大西北沿岸印第安人图腾柱文化象征意义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冯静;中间团体在现代国家形成中的政治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蒋有亮;近代中加文化交流史——一曲传教士的悲歌[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霞;从无属性到加拿大特性的建立[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郑彩莲;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的法律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婷婷;公共艺术项目范式与中国政策制定的探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封永平;当代加拿大宪法危机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孙卫华;透析加拿大魁北克问题的原因及前景[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阚丽;加拿大特殊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查艳;从生存到身份——加拿大移民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夏天;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戴维才;浅析加拿大民族矛盾的历史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丽杰;加拿大新民主党及其政治功能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加拿大新民主党发展道路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9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