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天下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20:44
“天下观”作为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包含了哲学、政治、地理甚至是宗教的观念。要了解它的产生和发展,显然要从寻找它的源头开始。在先秦时期文字记录和口耳相传中,保留了许多古人最原始的“天下观”。本文按照“天下观念”的萌芽、形成和演进的发展顺序,对先秦时期的“天下观”进行了整体考察。试图在抓住从西周到春秋战国间“天下观”的具体表现和细节变化的同时,努力将先秦时期的天下观念与后期“大一统”局面联系起来,揭示天下观念对夏商周三代历史演进的影响。首先,第一章从“天下观”的萌芽期谈起,西土意识和“天命观”的产生和发展是推进西周时期“天下观”最终形成的重要动力。此时周人的天下意识还很模糊,只是迈出了自我认知的第一步,以为所见即是“世界”。他们在有了“天下”的概念之后,才逐渐把所谓的“中国”和“四方”凸显出来。如此一来,此时的“天下观”既包含了王者居中的意志,又突出了内外区域和秩序的差别。但无论是此时的“中央”还是“四方”,它们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地理意义,其边界和范围也并非一成不变。其次,顺着“天下观”的发展脉络,第二章则以战国时期的“天下观”为主线。经过春秋时期的过渡,战国时期成为天下观发生转折的重要阶段...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小结
第一章 “天下观”诸说的源起与沿革
第一节 “天下观”的萌芽
一、“西土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周人对“天命”的反思与应用
第二节 天下观的初成
一、周人“天下”的创设
二、天下之中的“中国”与“四方”
小结
第二章 天下观念的演进与地理格局的构建
第一节 战国人眼中的“天下”
第二节 战国时期“九州”格局的构想
一、从“有九州”到“划九州”的进展
二、“九州”异说的差别与变化
小结
第三章 天下观念对集权国家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九州”设想对行政区划的推进
第二节 从“大九州”说打开视野
第三节 借助夷夏观重新理解“天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尚书·西伯戡黎》“我生不有命在天”辨正[J]. 白立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历组卜辞时代问题补议[J]. 冉苒,李发. 殷都学刊. 2019(02)
[3]“县官”之由来与战国秦汉时期的“天下”观[J]. 杨振红. 中国史研究. 2019(01)
[4]“九州”初谊及“禹划九州”说产生的历史背景[J]. 沈长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5]“天圆地方”宇宙观的考古印证与文化阐释[J]. 许凯.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6]华夏族、周族起源与石峁遗址的发现和探究[J]. 沈长云. 历史研究. 2018(02)
[7]西周时期“四国”含义新解[J]. 雷鹄宇. 中华文化论坛. 2018(03)
[8]五服与九州:建构天下观的两种视野[J]. 袁宝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9]五服制视角下西周王朝治边策略与国家认同[J]. 张利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10]甲骨文所见殷人空间观念[J]. 张兴照.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7(04)
博士论文
[1]學術史視野下的秦郡研究[D]. 徐世權.吉林大学 2017
[2]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D]. 冯盛国.陕西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战国楚县初探[D]. 郑伊凡.武汉大学 2017
[2]先秦古今观的构建[D]. 胡振涛.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先秦两汉天下观[D]. 李华宇.辽宁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07578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意义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小结
第一章 “天下观”诸说的源起与沿革
第一节 “天下观”的萌芽
一、“西土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周人对“天命”的反思与应用
第二节 天下观的初成
一、周人“天下”的创设
二、天下之中的“中国”与“四方”
小结
第二章 天下观念的演进与地理格局的构建
第一节 战国人眼中的“天下”
第二节 战国时期“九州”格局的构想
一、从“有九州”到“划九州”的进展
二、“九州”异说的差别与变化
小结
第三章 天下观念对集权国家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 “九州”设想对行政区划的推进
第二节 从“大九州”说打开视野
第三节 借助夷夏观重新理解“天下”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尚书·西伯戡黎》“我生不有命在天”辨正[J]. 白立超.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2]历组卜辞时代问题补议[J]. 冉苒,李发. 殷都学刊. 2019(02)
[3]“县官”之由来与战国秦汉时期的“天下”观[J]. 杨振红. 中国史研究. 2019(01)
[4]“九州”初谊及“禹划九州”说产生的历史背景[J]. 沈长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5]“天圆地方”宇宙观的考古印证与文化阐释[J]. 许凯.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6]华夏族、周族起源与石峁遗址的发现和探究[J]. 沈长云. 历史研究. 2018(02)
[7]西周时期“四国”含义新解[J]. 雷鹄宇. 中华文化论坛. 2018(03)
[8]五服与九州:建构天下观的两种视野[J]. 袁宝龙.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9]五服制视角下西周王朝治边策略与国家认同[J]. 张利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10]甲骨文所见殷人空间观念[J]. 张兴照.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7(04)
博士论文
[1]學術史視野下的秦郡研究[D]. 徐世權.吉林大学 2017
[2]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D]. 冯盛国.陕西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战国楚县初探[D]. 郑伊凡.武汉大学 2017
[2]先秦古今观的构建[D]. 胡振涛.南京师范大学 2017
[3]先秦两汉天下观[D]. 李华宇.辽宁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07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07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