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町村自治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3 09:38
本文关键词:日本町村自治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地方制度经过多次演变,终于在1888年颁布实施了市町村制,此后这一制度在地方的实施过程中又进行了一些修改,在明治末年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基本上稳定下来。 战后初期日本颁布并实施《日本国宪法》及《地方自治法》,对地方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地方自治制度重新得到确认,并构成战后日本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65年制定了《关于市、町、村合并特例的法律》,作了有关推进市、町、村自主合并的规定,并形成系统的制度。 市町村中,分别设置有议决机关和执行机关。其中,议决机关是议会,而执行机关就是市町村长或者是行政委员会。二者在各种法律及法规所赋予的权限范围内运作,但又相互对抗、相互牵制。町村政府的财政来源来自地方税、地方交付税、地方让与税、国库支出金、都道府县支出金、地方债及其他。 日本町村自治制度之所以能形成并稳定的确立下来,首要因素就是日本近代统一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此外,地方社会的积极推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自治制度的特质和发展方向。根据对日本町村自治制度的研究,我们在实行基层自治时要做到注重分析本国实际情况,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地方制度发展道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推动整个国家的民主进程,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三新法 明治十七年 市制町村制 町村议会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731.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7
- 第1章 日本町村自治制度的由来及历史7-15
- 1.1 前近代日本的地方自治传统7-9
- 1.2 明治初期的地方行政政策9-11
- 1.3 三新法的形成及施行11-13
- 1.4 明治十七年的地方制度改革13-14
- 1.5 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确立14-15
- 第2章 日本町村自治制度的沿革及发展15-23
- 2.1 1911年市制町村制改革15-16
- 2.2 战后《日本国宪法》与《地方自治法》的颁布实施16-18
- 2.3 战后初期地方制度的改革18-19
- 2.4 20世纪中后期日本自治体的改革19-20
- 2.5 日本自治制度的新发展20-23
- 第3章 日本町村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23-31
- 3.1 町村政府的组织结构23-25
- 3.2 町村议会25-27
- 3.3 町村政府与议会的关系27-28
- 3.4 町村政府的财源构成及财政运营28-31
- 第4章 日本町村自治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1-40
- 4.1 日本町村自治制度形成并确立的原因31-33
- 4.2 近代中国实施地方自治失败的原因33-35
- 4.3 目前中国的村民自治35-37
- 4.4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乡村基层自治之路37-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4-45
- 致谢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t犛,
本文编号:303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3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