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劳资政合作模式研究:瑞典案例

发布时间:2017-04-14 13:14

  本文关键词:劳资政合作模式研究:瑞典案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劳资关系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与形象,也关系到人民权利和利益的实现。劳资问题关系重大,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但是,它也像个“烫手的山芋”,解决起来非常难,相当棘手。近八十年来,瑞典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人民团结,没有种族冲突,极少激烈的工人罢工,也没有大规模的失业,人民享受着安定、幸福的生活。笔者认为,一个国家能够如此稳定、如此和谐,并且持续近80年的良性发展,与其以社民党领导的政府所主导的劳、资、政府三方“合作模式”是密不可分的。它是瑞典成功地实现政治清廉、经济富裕、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关键要素,使得瑞典的劳工、资本家、政府三方从曾经的激烈对抗关系转型为一种在冲突中合作的关系,比较好地解决了劳资政关系这一世界性难题。可以说,瑞典模式的核心部分在于其劳资政合作模式。 本文首先考察瑞典劳、资、政三者是如何合作的及其相关制度保障。瑞典的民主政治制度是瑞典劳资政合作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和基石,没有民主的政治制度作保证,瑞典的劳资政合作模式无法形成和发展;瑞典社民党推行混合经济制度,允许发展私有制来获得雇主的支持,同样雇主必须被征收高额的税来获得政党的支持,从而实现了政资合作;推行高标准的福利制度,给予雇工高福利待遇和推行就业政策来获得支持,从而实现了政劳合作;雇主与雇工可以通过劳资协商制度来解决矛盾与冲突,从而实现了劳资合作。 本文接着深入分析了瑞典劳、资、政府三方能够合作的原因,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理论,从环境、观念、利益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形成这种模式的影响因素,回答了雇主为什么心甘情愿地被征收高额税,瑞典政党为什么要实行高福利制度,为什么雇主与雇工遇到矛盾不是通过革命或罢工的手段而是通过协商的途径来解决等诸多疑问。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瑞典模式是在瑞典所处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在特定的思想理念的影响指导下,由瑞典社民党主导,各利益集团博弈之后而形成,具有独特的瑞典特色。同时,本文阐述了瑞典劳资政合作模式带给我们中国的启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协调劳资政三方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瑞典 合作模式 历史制度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75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导论:问题、概念与方法11-40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11-16
  • 二、文献综述与本文价值16-28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28-30
  • 四、理论资源、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30-40
  • 第一章 瑞典劳资政合作模式40-71
  • 一、政治基础——土壤基石:高妥协的民主政治制度43-52
  • 二、经济支柱——政资合作:高税收的混合经济制度52-59
  • 三、社会支撑——政劳合作:高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59-66
  • 四、关键因素——劳资合作:高合作的劳资协商制度66-71
  • 第二章 瑞典劳资政合作模式生成的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71-82
  • 一、政治民主传统72-73
  • 二、高度发达的经济科技73-74
  • 三、“海盗文化”的文化传统74-76
  • 四、均衡的社会结构76-77
  • 五、优越的地理资源条件77-78
  • 六、同质的民族特性与高水平的国民素质78-80
  • 七、和平的外部环境80-82
  • 第三章 瑞典劳资政合作模式的生成(1914-1939年)82-99
  • 一、新环境的压力:世界性经济危机83
  • 二、旧制度的激励83-84
  • 三、瑞典政治生活的变化84-86
  • 四、新理念的输入:瑞典社民党的核心价值观86-97
  • 五、劳资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劳资政合作模式的确立97-99
  • 第四章 瑞典劳资政合作模式的演进:社民党的理论与政治实践99-109
  • 一、发展成熟:福利社会主义99-102
  • 二、反思与调整:职能社会主义102-105
  • 三、合作的高级形式:基金社会主义105-109
  • 第五章 瑞典劳资政合作模式背后的利益冲突与博弈109-116
  • 一、选择过程中的主导利益集团——瑞典工会联合会110-112
  • 二、选择过程中的政治均衡力量——瑞典社会民主党112-113
  • 三、各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以雇员投资基金政策为例113-116
  • 结论与启示116-122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7-118
  • 二、协调劳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18-122
  • 参考文献122-130
  • 后记1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莉娜,张景兰;瑞典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05期

2 丁冰;;从瑞典经济模式看民主社会主义——兼论“保障社会主义”的实质[J];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劳资政合作模式研究:瑞典案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6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f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