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与秩序:17世纪法国静寂主义之争
发布时间:2021-03-09 16:30
静寂主义之争多指17世纪由法国绝对王权捍卫者博絮埃向著名思想家费内隆发起的论战。费内隆在莫里诺斯和盖恩夫人的静寂主义基础上,否认教会的中介作用,鼓吹个体与上帝的直接对话,并含蓄地把矛头指向了绝对君主制;博絮埃认定静寂主义者的纯爱学说将不可避免地掏空天主教会的组织原则,威胁到绝对君主制,并有可能给整个社会带来混乱、暴力与战争,所以对盖恩夫人和费内隆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法国静寂主义之争的本质是基于情感的纯爱理论和基于秩序的王权理论之间的对峙,该论战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法国绝对主义背景之下思想多元化的困境。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静寂主义由来及其在17世纪的发展
二、费内隆与博絮埃之争
三、静寂主义之争的政治意涵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进形象与保守话语——以宗教战争后的忏悔书写为例[J]. 周凝.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2020(01)
本文编号:3073131
【文章来源】:浙江学刊.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静寂主义由来及其在17世纪的发展
二、费内隆与博絮埃之争
三、静寂主义之争的政治意涵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进形象与保守话语——以宗教战争后的忏悔书写为例[J]. 周凝.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2020(01)
本文编号:3073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07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