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英国新工党的新变革
本文关键词:“第三条道路”:英国新工党的新变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政治现象,就是“第三条道路”的兴起。托尼·布莱尔等人将其称作为“第三条道路”,其目的是要区别于“经典”社会民主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到90年代中期,欧盟15国,除西班牙和爱尔兰外,其余13个国家都在“第三条道路”思想原则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左翼”政权,一时间在欧洲政治地图上神奇般地出现了一片“耀眼的粉红色”。 “第三条道路”的典型代表,英国工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一系列深刻的调整和变革。在今天的英国,,新工党就是“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就是新工党。英国在倡导和推广“第三条道路”中起了十分独特的作用。布莱尔提出的“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使工党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实现了“现代化”,由一个重视意识形态传统的政党转变为以争取上台执政为主要奋斗目标的现代化政党。作为这种调整和变革的核心和理论基础“第三条道路”,是英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它作为一种重建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其影响波及欧洲其他具有社会民主主义传统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北欧地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政治、经济动向,它的“超越左与右”的思维方式在欧洲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意义。 本文意在通过对英国工党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些新变化,新工党所鼓吹的“第三条道路”的形成背景与特征,政治思想的转变及其政治实践的研究和探索,揭示出英国工党所奉行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不是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良方,也不是能够医治“西方病”的灵丹,它反映了西方国家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左倾化”现象,其实质是在自由资本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间进行的一种政治“嫁接”,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全球化的条件下,为克服自身弊端,保持内部活力而提出的试图“超越左和右”的一种改良思潮。
【关键词】:第三条道路 英国新工党 新变革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75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9
- 第一章 “第三条道路”提出的背景9-18
- 1.1 国内背景9-15
- 1.1.1 “第三条道路”是英国工党对政党政治的应对9-11
- 1.1.2 福利制度带来的危机和困境11-12
- 1.1.3 国内政治结构的变化呼唤新的思维和行动12-14
- 1.1.4 民主制度的危机与挑战14-15
- 1.2 国际背景15-18
- 1.2.1 全球化的影响15-16
- 1.2.2 世界范围内自由主义的危机16-17
- 1.2.3 20世纪90年代欧洲政党政治的巨变17-18
- 第二章 “第三条道路”--新工党的新理论18-24
- 2.1 基本价值观:社会民主主义与自由主义思想特征的融合18-20
- 2.2 新社会意识20-24
- 2.2.1 跨阶级的合作20-21
- 2.2.2 民主制度的民主化21-22
- 2.2.3 世界主义的民族国家22-24
- 第三章 新工党的新变革--“第三条道路”在英国的实践24-33
- 3.1 政治改革24-27
- 3.1.1 修改党章24-25
- 3.1.2 改变工党与工会的关系25-26
- 3.1.3 宪政改革26-27
- 3.2 灵活的经济政策27-29
- 3.3 建设现代福利国家29-31
- 3.4 重塑英国形象31-33
- 第四章 第三条道路的特征33-37
- 4.1 实用主义色彩浓厚33-34
- 4.2 时代感强34
- 4.3 强调变革与创新34-35
- 4.4 超越左右对立的“中间路线”35-37
- 第五章 “第三条道路”的困境及其评价37-42
- 5.1 “第三条道路”的困境37-39
- 5.1.1 缺乏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模式38
- 5.1.2 内部存在重大的理论分歧38-39
- 5.1.3 过于实用,缺乏创新39
- 5.1.4 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39
- 5.2 对“第三条道路”的评价39-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德山;英国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思想特征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年02期
2 赵慧广;;第三条道路的影响[J];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12期
3 李小虎;;布莱尔时期英国工党改革研究[J];社科纵横;2007年12期
4 林德山;英国工党“第三条道路”思想特征评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04期
5 秦禾;;新的政治现实——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J];青年思想家;2002年05期
6 姜辉;西方政治选择“第三条道路”[J];21世纪;2000年03期
7 王学东;“第三条道路”与“荷兰模式”[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07期
8 罗云力;布莱尔“第三条道路”的三项原则[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4期
9 罗云力;“第三条道路”为何不再时髦?[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02期
10 杨志刚,魏学江;布莱尔“第三条道路”引导下的英国外交[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巍;;“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的一个标本——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2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池小平;;拉美左派重新崛起原因探析[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刘玉安;;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还是社会自由主义?[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梁立东;;上海城市人口控制初探[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6 龙吟;;毛泽东论中国革命中的中间路线[A];毛泽东与中国历史文化[C];1993年
7 林德山;;瑞典社会民主党与瑞典模式改革[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8 邵燕祥;;读袁可嘉一九四八年《诗三首》[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嘉蓉;;论社会民主党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改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新视角[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朱必任;;改良的社会主义价值意义论析[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新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剑桥大学讲师 刘瑜;英国工党失利:第三条道路的终结?[N];南方周末;2008年
2 王东京 孙浩 林峗;选择第三条道路[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3 侯松容;康佳选择“第三条道路”[N];中国电子报;2003年
4 曲炜;关于第三条道路的争论[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付之;分销的第三条道路[N];网络世界;2002年
6 本报记者 仝春建 刘长顺;韩秉忠的“第三条道路”[N];中国保险报;2003年
7 欣然;西欧国家在“第三条道路”基础上的福利制度改革[N];中国社会报;2007年
8 卫金桥;比亚迪:探索民企造车第三条道路[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何德功;菅直人要把日本经济引向“第三条路”?[N];经济参考报;2010年
10 陈功;现实的选择——宏观调控的第三条道路[N];中国经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春文;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和转型[D];吉林大学;2008年
2 焦凤梅;挑战与应对[D];复旦大学;2006年
3 王幼英;当代西方“第三条道路”兴衰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冠杰;新工党治下英国的地区化进程(1997-2010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郑伟;“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王学军;当代社会民主主义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曹现强;当代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涂用凯;社会民主主义的全球治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丹凤;“第三条道路”:英国新工党的新变革[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2 孙恒基;社会民主主义与英国工党实践[D];山东大学;2008年
3 陆绮琳;英国新工党政策:不仅仅是“第三条道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顿时春;布莱尔“第三条道路”评析[D];新疆大学;2001年
5 成晓芳;“第三条道路”刍议[D];外交学院;2005年
6 姜红明;“勒庞现象”与“第三条道路”的现实困境[D];武汉科技大学;2003年
7 余长火;制度创新与第三条道路[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毛艳枫;新工党国内经济政策中的布莱尔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张丹;论英国新工党政府对商界政策的调整[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余维法;第三条道路初探[D];郑州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第三条道路”:英国新工党的新变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