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7 06:11

  本文关键词: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保障问题是现代国家社会经济制度及其社会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力。 英国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也可以说是社会保障的摇篮。英国社会保障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601年英国伊利莎白的旧《济贫法》。自从圈地运动和走上工业化道路以后,英国政府于1834年又颁布了新的《济贫法》。新济贫法为社会保障确立了国家承担最终责任的原则。 1900年英国工党成立。工党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斗争基本上是围绕着增进工人福利、推动福利国家的建立而进行的。在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过程中,英国工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工党通向执政的道路上,它始终把社会保障视为社会改造的目标之一。 英国工党的社会保障政策基本上可以分为形成、发展和改革三个阶段。从工党成立到二战,是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保障政策涉及到了当代福利国家提供的主要福利内容,比如养老金、失业、贫困、社会保险与社会服务以及对住房的干预,这说明英国工党的社会保障政策已经形成,但体系还不完整,待遇水平也不高,各个项目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工党的这些社会保障思想与政策,为二战后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冷战时期,是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阶段。二战后,英国工党建立了以国民保健、国民保险、住房援助、个人社会福利和教育补助五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福利国家”;威尔逊的“经济新政”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于中途夭折了。这个时期的工党政府从公平性、普遍性方面完善和发展了英国工党的社会保障政策,对改善人民生活、缓和阶级矛盾、相对稳定资本主义的运转,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 冷战结束至今,是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英国全方位社会保障的弊端日益显著,同时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 WP=3 欧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布莱尔本人成长经历的影响,还有苏东巨变、冷战结束以后,作为资本主义让步政策的社会保障政策,已经失去了社会主义制度竞争的外部压力等原因,1997年上台的年轻的英国首相——工党领袖布莱尔,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主要表现在改革失业保险和医疗制度、调整养老保险、恢复最低工资制度、加强财政纪律等几个方面。改革的目标是使社会保障政策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即在风险与安全、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布莱尔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渗入到社会保障政策的方方面面,它比较侧重于福利具体条款的调整、完善,从传统的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从“普遍性原则”到“选择性原则”,从关注平等到关注效率以及管理重心从发放社会津贴转变到社会的优质服务等等,但布莱尔的社会保障改革损害了贫困阶层的权利和利益。从总体看,布莱尔工党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较为平稳、审慎,并没有触及到整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英国工党的社会保障政策曾是西欧乃至世人注目的社会现象,是影响西欧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演变和发展,能加深我们对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本质认识,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关键词】:英国工党 社会保障 福利国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756.1
【目录】:
  • 前 言8-10
  • 一、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形成10-17
  • (一)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雏形10-13
  • (二)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形成13-17
  • 二、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发展17-27
  • (一)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发展的原因17-20
  • (二)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发展的内容20-24
  • (三)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成效24-27
  • 三、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改革27-37
  • (一)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改革的原因27-31
  • (二)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改革的内容31-34
  • (三) 对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改革的评述34-37
  • 四、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启示37-44
  • (一) 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的价值和实质37-39
  • (二)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39-44
  • 参考资料44-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德山;;英国工党的社会政策解读——观念变化与政策变迁[J];欧洲研究;2009年02期

2 王绍西;;西欧“福利国家”之得失[J];欧洲研究;1987年01期

3 贾玉东;浅析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曾凌峰;;“第三条道路”及其对我国社会治理的启示——略论民主社会主义的转型[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苏金生;论英国工党的第三条道路经验[J];经纪人学报;2005年01期

6 冯丽珍;;试析英国工党赢得1964年大选的原因[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7 倪学德;中外学者论战后初期英国工党的“民主社会主义”改革[J];历史教学;2005年02期

8 熊伟民;;对印巴分治原因的历史解析——评《英国工党与印巴分治》[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王凤鸣;工党在英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J];国际政治研究;1997年03期

10 山风;法国《国际信使》周刊评述英国工党的现状和前景[J];国外理论动态;1996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静;;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姜明世;;福利国家的政治制度基础[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林德山;;欧洲社会党执政经验谈[A];当代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程宏业;;福利国家的理论分析——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A];社会保障问题研究[C];2000年

5 陈银娥;;经济全球化对福利经济制度改革的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施建辉;;财产权与行政法[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秦行音;;英国工党教育政策的简要历史变化及新工党的教育政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8 肖巍;;“第三条道路”政治哲学的一个标本——从福利国家到“社会投资国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景娟;;荷兰住房保障体系的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朱乃新;;繁荣来自竞争、福利为了大众——公平效率关系的欧洲模式及启示[A];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塞密能 芬兰瓦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福利国家如何进行新的治理[N];经济观察报;2006年

2 秦晖;为自由而限权,为福利而问责[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欧洲福利国家 改革与痛楚[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化起;社会保障与福利国家:历史的选择[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嘉宾 秦晖 (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 主持人 天涯人物;为自由而限权,为福利而问责[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秦晖;探寻中国福利问责之路[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王新颖/编译;“转型优等生”的福利国家建设[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华迎放;“福利国家之父”的传世之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9 郑秉文;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N];人民日报;2010年

10 郑秉文;既取决于“路径依赖” 又与价值取向有关[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伟;政治哲学视域下的福利国家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谢静;奥菲的福利国家危机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代恒猛;从消极福利国家到积极“福利社会”——经济全球化视角下西欧福利国家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陈维佳;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胡威;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治价值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媛媛;英国工党地方性组织嬗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艳霞;福利国家的政治学分析——以公民资格为视角[D];吉林大学;2004年

8 焦凤梅;挑战与应对[D];复旦大学;2006年

9 周云红;美国、德国和瑞典的社会政策建设及启示[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马春文;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和转型[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会平;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2 肖红波;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工党教育主张评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曲明影;西方福利国家理论述评[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4 刘海燕;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改革及其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5 何鹏程;英国工党媒体战略研究(1994-2007)[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陈琼;试论英国工党的意识形态改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刘章才;二十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英国福利国家面临的问题及其改革[D];四川大学;2002年

8 虞秀凌;福利国家及其理论批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孟瑞;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与英国福利制度改革[D];西北大学;2009年

10 刘玉欣;英国工党政府1997年以来的福利制度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本文关键词:英国工党社会保障政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2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2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9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