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17 09:09
自英国1601年颁布《济贫法》起,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经历了四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作为衡量文明社会的核心标志,社会保障成为现代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几百年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在实践上遇到的问题以及在理论上面临的争论可谓绵延不绝、此起彼伏,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双重价值理念,缺失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必然也无法回避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博弈。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源于人们对公平的诉求,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建制理念。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客观要求,在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促进效率成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天然属性。所以,公平与效率是始终贯穿于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的两大基本原则。然而,如何在实践中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双重功效,成为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文章从理论上分析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的相关性,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帕累托效率
1.2.2 静态效率
1.2.3 动态效率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框架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 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演变轨迹:公平、效率的冲突与融合
2.1 古典自由主义与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
2.1.1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
2.1.2 马尔萨斯:以"消极祸患"缓解贫困
2.1.3 威廉·配第:增加救济费与福利事业经费
2.1.4 约翰·穆勒:最低限度救济与合理水平救济
2.1.5 萨伊:公共慈善机关费用与工艺所
2.1.6 西斯蒙第:强制劳动保险与财富再分配
2.2 国家干预主义与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
2.2.1 新历史学派:社会保险立法与累进税率
2.2.2 旧福利经济学:收入均等与福利最大化
2.2.3 瑞典学派:收入均等与普享福利
2.2.4 新福利经济学:福利补偿与相对福利
2.2.5 凯恩斯学派:有限再分配与有限保障
2.2.6 弗莱堡学派: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自治
2.3 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保障思想的挑战
2.3.1 弗里德曼:负所得税与养老保险私有化
2.3.2 哈耶克:有限保障与非强制性保障
2.3.3 供给学派:减税与消减政府福利支出
2.4 "第三条道路"与社会保障思想的融合
2.5 简要评论
第3章 社会保障与公平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3.1 当代西方社会的公平理论
3.1.1 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
3.1.2 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
3.1.3 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
3.1.4 对三种公平理论的评析
3.2 公平是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
3.2.1 制度建立源于社会不公平
3.2.2 制度设计体现公平原则
3.3 社会保障促进公平的作用机制
3.3.1 社会保障弥补起点不公平
3.3.2 社会保障缩小结果不公平
第4章 社会保障与静态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4.1 静态效率与市场失灵
4.2 社会保障的静态效率分析
4.2.1 社会保障与信息不对称
4.2.2 社会保障与外部性
4.2.3 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
4.2.4 社会保障与经济波动
4.3 社会保障的静态非效率:政府失灵
4.3.1 社会保障的道德风险引起的非效率
4.3.2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膨胀引起的非效率
4.3.3 社会保险强制性引起的非效率
第5章 社会保障与动态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5.1 动态效率与经济增长
5.1.1 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不同观点
5.1.2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5.2 社会保障的动态效率分析
5.2.1 社会保障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
5.2.2 社会保障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5.2.3 社会保障对物质资本的影响
5.2.4 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5.3 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5.3.1 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的促进作用
5.3.2 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的制约作用
第6章 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
6.1 公平与效率的一般关系及我国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演变
6.1.1 学术界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不同观点及评析
6.1.2 我国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演变
6.2 公平与效率视阈下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6.2.1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注重公平
6.2.2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推崇效率
6.2.3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崇尚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6.2.4 简要评论
6.3 公平与效率视阈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6.3.1 价值观念:确立兼顾公平与效率、更加注重公平的价值取向
6.3.2 制度实施:政府主导,责任共担
6.3.3 保障范围:采取渐进方式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6.3.4 保障水平: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6.3.5 统筹层次:由地方统筹向全国统筹转变
6.3.6 筹资模式:完善统账结合的资金筹集模式
6.3.7 基金管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
6.3.8 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相关性的理论分析[J]. 郑岩,杨志宏. 税务与经济. 2011(04)
[2]社会保障的经济效率研究[J]. 郑岩. 当代经济研究. 2011(05)
[3]罗尔斯公平正义论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 郑岩.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3)
[4]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经济学脉络分析[J]. 郑岩. 经济师. 2011(04)
[5]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与启示[J]. 昝剑森,刘扬.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6)
[6]亚洲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 郭伟伟.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6)
[7]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嬗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徐瑞仙.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3)
[8]新中国60年社会保障制度回顾[J]. 郑秉文,于环,高庆波.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02)
[9]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脉络[J]. 张戌凡. 经济论坛. 2010(02)
[1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60年及其公平性研究[J]. 李玲.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1)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D]. 王群.吉林大学 2010
[2]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D]. 张盈华.西北大学 2008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凌文豪.天津师范大学 2008
[4]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治价值原则研究[D]. 胡威.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3189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帕累托效率
1.2.2 静态效率
1.2.3 动态效率
1.3 论文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框架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 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演变轨迹:公平、效率的冲突与融合
2.1 古典自由主义与社会保障思想的萌芽
2.1.1 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
2.1.2 马尔萨斯:以"消极祸患"缓解贫困
2.1.3 威廉·配第:增加救济费与福利事业经费
2.1.4 约翰·穆勒:最低限度救济与合理水平救济
2.1.5 萨伊:公共慈善机关费用与工艺所
2.1.6 西斯蒙第:强制劳动保险与财富再分配
2.2 国家干预主义与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
2.2.1 新历史学派:社会保险立法与累进税率
2.2.2 旧福利经济学:收入均等与福利最大化
2.2.3 瑞典学派:收入均等与普享福利
2.2.4 新福利经济学:福利补偿与相对福利
2.2.5 凯恩斯学派:有限再分配与有限保障
2.2.6 弗莱堡学派: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自治
2.3 新自由主义与社会保障思想的挑战
2.3.1 弗里德曼:负所得税与养老保险私有化
2.3.2 哈耶克:有限保障与非强制性保障
2.3.3 供给学派:减税与消减政府福利支出
2.4 "第三条道路"与社会保障思想的融合
2.5 简要评论
第3章 社会保障与公平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3.1 当代西方社会的公平理论
3.1.1 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
3.1.2 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
3.1.3 德沃金的资源平等理论
3.1.4 对三种公平理论的评析
3.2 公平是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
3.2.1 制度建立源于社会不公平
3.2.2 制度设计体现公平原则
3.3 社会保障促进公平的作用机制
3.3.1 社会保障弥补起点不公平
3.3.2 社会保障缩小结果不公平
第4章 社会保障与静态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4.1 静态效率与市场失灵
4.2 社会保障的静态效率分析
4.2.1 社会保障与信息不对称
4.2.2 社会保障与外部性
4.2.3 社会保障与收入再分配
4.2.4 社会保障与经济波动
4.3 社会保障的静态非效率:政府失灵
4.3.1 社会保障的道德风险引起的非效率
4.3.2 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膨胀引起的非效率
4.3.3 社会保险强制性引起的非效率
第5章 社会保障与动态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5.1 动态效率与经济增长
5.1.1 关于经济增长源泉的不同观点
5.1.2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5.2 社会保障的动态效率分析
5.2.1 社会保障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
5.2.2 社会保障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5.2.3 社会保障对物质资本的影响
5.2.4 社会保障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5.3 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的影响
5.3.1 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的促进作用
5.3.2 经济增长对社会保障的制约作用
第6章 社会保障制度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
6.1 公平与效率的一般关系及我国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演变
6.1.1 学术界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不同观点及评析
6.1.2 我国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历史演变
6.2 公平与效率视阈下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6.2.1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注重公平
6.2.2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推崇效率
6.2.3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崇尚公平与效率的均衡
6.2.4 简要评论
6.3 公平与效率视阈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6.3.1 价值观念:确立兼顾公平与效率、更加注重公平的价值取向
6.3.2 制度实施:政府主导,责任共担
6.3.3 保障范围:采取渐进方式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6.3.4 保障水平:保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6.3.5 统筹层次:由地方统筹向全国统筹转变
6.3.6 筹资模式:完善统账结合的资金筹集模式
6.3.7 基金管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
6.3.8 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保障立法进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相关性的理论分析[J]. 郑岩,杨志宏. 税务与经济. 2011(04)
[2]社会保障的经济效率研究[J]. 郑岩. 当代经济研究. 2011(05)
[3]罗尔斯公平正义论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 郑岩.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3)
[4]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经济学脉络分析[J]. 郑岩. 经济师. 2011(04)
[5]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与启示[J]. 昝剑森,刘扬.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6)
[6]亚洲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 郭伟伟.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6)
[7]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嬗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徐瑞仙.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3)
[8]新中国60年社会保障制度回顾[J]. 郑秉文,于环,高庆波.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02)
[9]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脉络[J]. 张戌凡. 经济论坛. 2010(02)
[10]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60年及其公平性研究[J]. 李玲.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1)
博士论文
[1]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D]. 王群.吉林大学 2010
[2]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D]. 张盈华.西北大学 2008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凌文豪.天津师范大学 2008
[4]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政治价值原则研究[D]. 胡威.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31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4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