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契约治理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1-04-21 07:09
  我国传统行政范式的一元化城市公共服务模式,导致了供给效率的低下与质量的低劣,己经不能适应国际竞争与国内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进程中城市公共服务供给问题,从公共服务概念发展沿革入手,在借鉴国内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契约治理这一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契约治理模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看作是提供者、生产者以及它们之间的交易过程。交易是通过契约实现的,通过最优的契约安排,并以此为切入点,打破一元垄断的传统供给机制,形成多元竞争的格局,实现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在对这种契约治理模式的性质、机制功能等特征的探讨与可行性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替代性与互补性契约安排的模式实现方式;在论述了契约治理模式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所具有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后,提出契约治理模式的基础制度安排。 

【文章来源】:东北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声明
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1.2.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1.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分析
    2.1 城市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属性
        2.1.1 城市公共服务的内涵
        2.1.2 城市公共服务的属性
        2.1.3 城市公共服务的类型
    2.2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及有效性
        2.2.1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含义
        2.2.2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性质
        2.2.3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
        2.2.4 城市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意义
        2.2.5 主要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分类评析
    2.3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革的必要性
        2.3.1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革:全球性的诉求
        2.3.2 我国传统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亟待变
第三章 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变革新模式:契约治理模式
    3.1 契约治理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3.1.1 契约治理的概念界定(公共服务领域)
        3.1.2 契约治理的理论基础
        3.1.3 契约治理的实践基础
    3.2 契约治理模式的特征
        3.2.1 契约治理模式的性质
        3.3.2 契约治理模式的关系原则
        3.3.3 契约治理模式的机制功能
第四章 契约治理的可行性分析及其实现方式
    4.1 契约治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4.1.1 契约治理模式的社会背景:市民社会的发展
        4.1.2 契约治理模式的生成前提:政府角色重定
        4.1.3 契约治理模式的运行基础:城市公共服务市场的形成
        4.1.4 契约治理模式的制度因素:多中心体制与复合制度安排的发展趋势
    4.2 契约治理模式的实现方式
        4.2.1 替代性契约安排
        4.2.2 互补性契约安排
        4.2.3 我国城市水务改革实践中多种契约安排案例分析
第五章 契约治理模式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
    5.1 契约治理模式的优势
        5.1.1 促进公共服务领域内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5.1.2 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并满足公众多样性的需求
        5.1.3 转变政府定位与行为方式
        5.1.4 增加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与技术的改进创新
    5.2 契约治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5.2.1 政府的双重角色
        5.2.2 公共服务领域的开放与管制
        5.2.3 垄断与竞争
        5.2.4 寻租与逆向选择
        5.2.5 承诺与履行机制
        5.2.6 内部契约化的局限
第六章 契约治理模式的基础制度安排
    6.1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契约人的角色赋予
        6.1.1 服务契约观念的培育
        6.1.2 契约约束取代行政管理
    6.2 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6.2.1 做好配套规则、程序及相关法律的制定
        6.2.2 建立与完善现代监管机构
        6.2.3 明确监管边界及主要监管环节
    6.3 机制创新形成良好的运行环境
        6.3.1 信息公开体制
        6.3.2 公共选择机制
        6.3.3 权力制衡机制
        6.3.4 投资退出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 马庆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5(01)
[2]论“契约性整合机制”的历史生成及其对公共行政的功能意义[J]. 张玉.  学术交流. 2004(03)
[3]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J]. 李风华.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5)
[4]论城市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政府与民间投资的互补性贡献与制度安排[J]. 冯云廷,骆德武.  财经问题研究. 2003(06)
[5]现代行政公共性理论初探[J]. 杨海坤.  法学论坛. 2001(02)
[6]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J]. 孙柏瑛.  中国行政管理. 2001(01)
[7]公共管理基本模式初探[J]. 陈庆云.  中国行政管理. 2000(08)
[8]论市民社会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J]. 叶长茂.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04)
[9]电子政府的信息过程及分析——英国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模式研究[J]. 佟德志.  政治学研究. 2000(01)
[10]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走向分析[J]. 卓越.  中国行政管理. 2000(01)



本文编号:3151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151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e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