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政局的新变化与中缅关系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7-04-26 09:16
本文关键词:缅甸政局的新变化与中缅关系的未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10年全国大选之后,缅甸政局发生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新变化,国内政策和国际政策都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特点。而缅甸作为中国的重要邻国,其政局走向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在缅甸政局发生巨变的今天,对缅甸政局发生的新变化进行深入的解析,为我国新时期制定与时俱进的对缅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这对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缅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试图分析缅甸政局新变化的特点、缅甸政局发生变动的原因、缅甸与各主要利益相关国家的关系等几个问题,最后展望了中缅关系的未来并且提供了一些制定对缅政策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我国学界对缅研究做出有价值的学术贡献,同时帮助我国在新时期制定科学的对缅政策。本文的具体逻辑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从对内对外两个层面来分析缅甸政局变化的主要特点:对内表现为缅甸民主化进程稳步推进;对外表现为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显著改善。第二章主要从经济、社会、外部环境三个层面来分析推动缅甸政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第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诉求是促使缅甸改革的主要动力;第二,缅甸国内的民主化浪潮是推动缅甸改革的重要原因;第三,西方国家的封锁是推动缅甸改革的外部因素。第三章分析缅甸与三个主要利益相关国(除中国之外)的关系,分别是:“重返亚太”背景下的美缅关系、“东进战略”背景下的印缅关系、定位模糊的日缅关系。第四章主要分析缅甸改革的前景以及对中国的影响。对于缅甸的改革提出了四点基本想法:军人领导改革是缅甸走向民主的最合适的路径;缅甸的改革是不可逆的;昂山素季当选为缅甸总统的可能性不大;缅甸改革的最终结果是现代化而非西方化。缅甸改革对中国的影响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缅甸融入国际社会减轻了中国与之交往的压力;缅甸形势的缓和有利于稳定中国的周边环境;参与性的缅甸有利于中缅合作水平的提高。消极影响是缅甸生存空间拓宽,减轻了对中国的依赖;缅甸的政党政治给中缅关系未来的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美缅关系缓和,助长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挤压;改革初期的民主狂热影响中缅经贸合作。第五章分析认为缅甸今后的对外政策以大国平衡外交为主,并且提出了四点中国对缅外交的建议:提高中缅经贸合作的水平;做缅甸改革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做好针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加强公共外交。
【关键词】:缅甸政局 改革前景 中缅关系 对缅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33.7;D822.333.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前言8-12
- 第一章 缅甸政局新变化的特点12-16
- 第一节 对内:缅甸民主化进程稳步推进12-13
- 第二节 对外:缅甸与西方国家关系显著改善13-16
- 第二章 推动缅甸政局变化的主要因素16-19
- 第一节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诉求是促使缅甸改革的主要动力16-17
- 第二节 缅甸国内的民主化浪潮是推动缅甸改革的重要原因17
-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封锁是推动缅甸改革的外部因素17-19
- 第三章 缅甸国土上的大国博弈19-26
- 第一节 “重返亚太”背景下的美缅关系19-22
- 第二节 “东进战略”背景下的印缅关系22-24
- 第三节 定位模糊的日缅关系24-26
- 第四章 缅甸政局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26-36
- 第一节 缅甸改革的前景分析26-31
- 第二节 缅甸政局变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31-33
- 第三节 缅甸政局变化对中国的消极影响33-36
- 第五章 展望和建议:中缅关系的未来和中国对缅外交策略36-42
- 第一节 大国平衡外交是缅甸新时期理性的战略选择36-37
- 第二节 缅甸新局势下中国对缅外交战略选择37-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4
- 致谢44-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46
- 附件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恒;;缅甸政局走向解析[J];东南亚之窗;201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缅甸政局的新变化与中缅关系的未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