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7-04-27 06:04

  本文关键词: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为一个远离欧洲大陆的弹丸小国,爱尔兰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被认为是欧盟中最落后的国家之一。然而就是这个面积仅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400万的传统农业国,却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了经济的腾飞,其发展业绩至今令世界为之惊叹,而异军突起的爱尔兰也由此获得了“凯尔特之虎”的美誉。那么,作为一个充分运用后发优势来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典型案例,爱尔兰的成功之路肯定有其独到之处。本文正是希望通过对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的初步探讨,来尝试解读该国崛起的成功之路,进而为我国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些许意见。 本文以对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的初步探析作为出发点,而将最终落脚点放在服务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上。文章将分别从概念的剖析引入、背景描述和成果归纳等三个方面,分步展开对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的探讨,并通过这几部分的统筹综合与梳理分析,最终为在第三章导出相关创新点做好准备,以此来突出和增强本文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爱尔兰的“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又称“社会合作模式”、“合作主义”制度),诞生在该国经济一片凄风惨雨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搏击于多事之秋。从本质上讲,“社会合作”是一种现代政治理念与治理形式,其核心就是今天国内理论界常说的“参与性民主/协商民主”(Participative Democracy),即通过构建“社会合作伙伴关系”,来推进民主决策与社会公正。 当年的爱尔兰正是希望通过这一民主途径,协调不同阶层和各社会集团的利益关系,进而找到渡过经济危机的办法——在社会合作的整体架构下,来自政府、工会、雇主、农业及志愿者组织等各阶层和社会团体的民选代表,以平等的“社会伙伴”身份济济一堂,共商国是。人们经充分协商后对经济社会政策总体方向上所达成的具有纲领性的共识,则最终以“社会合作伙伴计划”的形式转化、上升为国家意志并得到付诸实施。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20多年来的事实证明,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发展,对于爱尔兰经济复苏与进一步腾飞发挥了无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像我们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的复兴和崛起,“博采众家之长,广集天下智慧”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一种心理的渴求,它既包含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矢志腾飞的豪情壮志,也表达出无数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以强国富民的迫切心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爱尔兰堪为我们学习之楷模。 在我们这样一个国情社情空前复杂的人口大国中施行改革开放,所有被证明取得成功的外部经验都必然是自身“中国化”的结果。换言之,没有任何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发达,能依靠照搬照抄他国经验来实现,当年的爱尔兰如此,今日之中国亦然。没有任何成功是偶然的,也没有任何收获是无需付出的,他山之石固然可以攻玉,但建立在理性学习与独立思考基础上的踏实苦干,方为我们中华民族真正的兴邦之源,强国之策。
【关键词】:爱尔兰 社会合作 跨越式发展 崛起 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756.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一) 社会合作伙伴关系概念剖析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2.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一、从历史的跨度审视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12-18
  • (一) 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的成因分析12-14
  • 1. 教会首倡12
  • 2. 工会发起12-13
  • 3. 政府促成13-14
  • 4. 国民经济长期低迷14
  • (二) 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的演进历程14-18
  • 1. 经济复兴时期15-16
  • 2. 全面腾飞时期16
  • 3. 深化发展时期16-18
  • 二、对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的综合评价18-35
  • (一) 爱尔兰模式与欧陆传统制度比较18-20
  • 1. 相同点18-19
  • 2. 不同点19-20
  • (二) 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的积极作用20-29
  • 1. 振兴国民经济21-23
  • 2. 促进社会和谐23-26
  • 3. 推进宪政治理26-29
  • (三) 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面临的挑战29-35
  • 1. 利益分配格局不佳29-30
  • 2. 社会融合任重道远30-32
  • 3. 小国博弈冷暖自知32-35
  • 三、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给我们的启示35-41
  • (一) 破除不合理垄断,打造健康国民经济35-37
  • (二) 破解“三农”困局,从农业合作化入手37-38
  • (三) 解决劳资纠纷,让NGO 的声音响起来38-39
  • (四) 转换政府职能,推进协商民主39-40
  • (五) 全社会群策群力,建设创新型国家40-41
  • 结论41-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48
  • 后记48-5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继年;孙红燕;;爱尔兰经济奇迹中的政府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许苏江;爱尔兰的移民变迁[J];当代世界;2004年02期

3 王来华;“社会排斥”与“社会脱离”[J];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05期

4 宋作海;涂勇;;西方发达国家农民利益表达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J];时代经贸;2006年02期

5 张海港;桑雷;;非政府组织与我国治理结构的转变[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S2期

6 郑秉文;论“合作主义”理论中的福利政制[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1期

7 陶文昭;;协商民主的中国视角[J];学术界;2006年05期

8 王雅梅;从全球化程度排名看爱尔兰的经济腾飞[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周家高;;爱尔兰的巨变[J];西部大开发;2006年05期

10 吴倚天;信息化的“爱尔兰奇迹”[J];信息化建设;2003年08期


  本文关键词:爱尔兰“社会合作伙伴关系”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0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