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自民党执政的长期稳定性
本文关键词:论日本自民党执政的长期稳定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接受了作为战胜国的美国的民主化改造。美国实行战后民主化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复活和强化日本民众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复活和强化的结果就是政党的复活和战后政党的组建。 虽然日本实行的是多党制民主,但在普遍实行多党制的西方民主世界中,日本无疑是个异数。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上台执政,一直到1993年“非自民八派”(社会党、公明党、新生党、民社党、社民联、日本新党、先驭者党、参议院民主改革联盟)取得政权,自民党单独执政长达38年之久。“五五年体制”崩溃以后,自民党在10个月的时间内,联合其他党派夺回政权,再次成为执政党,回到日本政治生活的主流中。冷战后的日本政局的动荡不断,但自民党却基本上保持了“五五年体制”开始的一党独秀的政治格局,始终掌控政权。自民党能在近50多年的时间里长期保持其执政地位。在一个实行多党制的民主国家里,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综合多种因素的研究,自民党的长期执政所形成的一整套的日本的政治制度与规范又是适应了日本社会的现实的需要。这种一党长期执政的体制在制度上并没有背离民主制度,在野党和民选政治的存在让这种独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在日本深入民心。日本的经济政治的现实显示出,自民党的长期执政并没有导致日本民主政治的倒退,反而在自民党的长期执政实践中,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的思想在日本社会广泛传播,在野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终结自民党的长期执政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也在自民党的领导下,由经济崩溃的战败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巨无霸。可以说,自民党的长期执政促进了日本的全方位发展。因此,研究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政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日本自身的政治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这正是本文所要具体研究的问题所在。本文主要分做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为执政稳定性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第三部分为主要是对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实践进行一个全景的扫描。在研究某种政治现象时,可以从实际的执政实践中得出相应的分析。第四部分为从生态政治环境的角度对自民党长达38年的执政地位会如此稳定进行分析判断。主要分宏观政治和微观政治两个层面,就宏观上冷战与美国的作用、安保体制的影响、经济现代化的要求与微观上选举制度的影响、保守本流的作用、在野党因素等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此外还对自民党本身具有的派阀政治的特性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第五部分为冷战后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前景分析,最后是结论。 国际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与日本国内政治小环境的作用,加上日本自身政治传统形成的日本特色政治现象,为日本的这种民主运行方式提供了生长的土壤。自民党就是这种土壤中结出的一种不同与其他国家的开着异色的政治花朵。总之,日本的这种政治现实是适应日本自身政治环境的。由此可知,政治生态环境对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都作用。
【关键词】:日本自民党 执政稳定性 政治生态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731.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导论10-18
- 一 选题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11-15
- 三 研究思路及框架15-16
- 四 分析方法16-17
- 五 研究重点和难点17-18
- 第二章 关于执政稳定性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18-23
- 一 概念解读18-20
- 二 理论分析20-23
- 第三章 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实践23-33
- 一 "五五年体制"的形成23-25
- 二 "五五年体制"中自民党的长期执政25-30
- 三 "五五年体制"后自民党的联合执政30-33
- 第四章 生态政治环境角度对执政稳定的原因分析33-51
- 一 外部宏观环境层面的原因33-38
- 二 内部微观环境层次的原因38-45
- 三 自民党的特色政治对执政稳定性的作用45-51
- 第五章 "五五年体制"后自民党长期执政的前景51-63
- 一 金权政治双面性的制约51-55
- 二 普遍保守化的效应55-59
- 三 新选举制度的影响59-63
-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68
- 致谢68-69
- 附录69-7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颖;;“日本布莱尔”被小钱赶下大舞台[J];共产党员;2011年14期
2 炎龙;;日本式的劳模[J];中国工会财会;2011年09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红喜;;警惕日本极少数人复活军国主义——邓小平批判日本复活军国主义[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下)[C];2004年
2 徐觉哉;;世界上一些老党、大党衰败的原因探析[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1年
3 冯昭奎;;中日钓鱼岛争端“搁置论”的由来[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4 柴宝勇;;论政党制度的分类、比较与评价标准[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于青;日本自民党发表国家战略报告[N];人民日报;2011年
2 记者孙愫;日本自民党国会议员代表团来我市考察[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肃宁;前原诚司会是新日相吗?[N];国际商报;2011年
4 记者 张焕利;日本自民党内争加剧[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谭晶晶;李源潮会见日本自民党总务会长二阶俊博[N];人民日报;2008年
6 杨子岩;麻生太郎:屡次败选终成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徐超;自民党定总裁候选人,福田势压麻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刘东凯;贾庆林会见日本自民党客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刘赞;麻生宣布竞选自民党总裁[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付颖;福田能否带领自民党走出困局[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晋;论日本自民党执政的长期稳定性[D];山东大学;2009年
2 谢国荣;日本自民党执政体制及其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3 高世鹰;论日本自民党一党优位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朴林;论民众基础与执政党的建设[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王朝辉;日本外交决策过程中的自民党因素[D];外交学院;2004年
本文关键词:论日本自民党执政的长期稳定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1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