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互动关系及现实意义探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09:21
科技的发展与政治上层建筑的改革和完善以及它们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实现,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突出的意义。本文主要围绕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及现实意义而展开。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关系的相关研究,阐释了科技的涵义及主要社会功能、政治上层建筑的涵义及重要社会职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本质区别,说明了科技的发展是政治上层建筑变迁的重要因素,而政治上层建筑也控制调节科技的发展,探讨了如何促进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详细论证的基础上,一方面,重申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即科技水平与社会制度状况是相互制约的,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之间可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可以更有效地实现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对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互动关系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全文在论证过程中理论运用于实践,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同时还采用了例证法和比较分析法。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假设、目的、方法
1.3 文献回顾
第2章 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概述
2.1 科技的涵义及社会功能
2.2 政治上层建筑的涵义及社会职能
2.3 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3章 科技的发展是政治上层建筑变迁的重要因素
3.1 科技的发展促使政治上层建筑的形成和演进
3.2 科技的发展促进政治上层建筑的完善
3.3 科技的发展导致政治上层建筑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
3.4 高科技的发展对现实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构成挑战
第4章 政治上层建筑控制调节科技的发展
4.1 政治上层建筑对科技发展的制约性
4.2 政治上层建筑对科技发展的服务性
第5章 促进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良性互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
5.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良性互动
5.2 发挥科技在改革和完善我国政治上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5.3 增强政治上层建筑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调控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技术与民主政治二重关系[J]. 张爱军,孙贵勇.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10)
[2]政治与技术交往的价值——论哈贝马斯克服现代技术[J]. 冯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6)
[3]论科学技术与国际政治资源[J]. 柳思思,肖洋. 文史博览. 2006(08)
[4]技术的政治价值之思[J]. 张云龙,张同乐. 理论导刊. 2006(02)
[5]试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政治权力的社会化历程[J]. 叶海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6]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观点剖析[J]. 胡军. 科学社会主义. 2002(01)
[7]政治环境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互动[J]. 赵利屏. 学习论坛. 2001(06)
本文编号:3319366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假设、目的、方法
1.3 文献回顾
第2章 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概述
2.1 科技的涵义及社会功能
2.2 政治上层建筑的涵义及社会职能
2.3 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3章 科技的发展是政治上层建筑变迁的重要因素
3.1 科技的发展促使政治上层建筑的形成和演进
3.2 科技的发展促进政治上层建筑的完善
3.3 科技的发展导致政治上层建筑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
3.4 高科技的发展对现实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构成挑战
第4章 政治上层建筑控制调节科技的发展
4.1 政治上层建筑对科技发展的制约性
4.2 政治上层建筑对科技发展的服务性
第5章 促进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良性互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
5.1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科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良性互动
5.2 发挥科技在改革和完善我国政治上层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5.3 增强政治上层建筑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调控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学技术与民主政治二重关系[J]. 张爱军,孙贵勇.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10)
[2]政治与技术交往的价值——论哈贝马斯克服现代技术[J]. 冯军.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06)
[3]论科学技术与国际政治资源[J]. 柳思思,肖洋. 文史博览. 2006(08)
[4]技术的政治价值之思[J]. 张云龙,张同乐. 理论导刊. 2006(02)
[5]试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政治权力的社会化历程[J]. 叶海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6]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与政治统治观点剖析[J]. 胡军. 科学社会主义. 2002(01)
[7]政治环境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互动[J]. 赵利屏. 学习论坛. 2001(06)
本文编号:3319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1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