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28 09:04

  本文关键词: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苏联历史上,勃列日涅夫时期以稳定和繁盛而著称,但是这个时期也是停滞和危机四伏的时期,是苏联盛极转衰的时期。从苏联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此时苏联国家和社会之间矛盾凸显,这种矛盾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都有具体表现。这个时期国家和社会存在潜在的危机倾向。但是这种危机并不是以一种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也没有引起当时领导集体的重视,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变革。之后这种矛盾逐渐激化,以致于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为了改变现状不得不进行一系列改革,但因改革思维的偏差,最后致使苏联解体和社会主义大旗在东欧的倒下。可见,苏联最后的解体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就已埋下巨大隐患,从这个方面来讲,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集体应为苏联剧变负一定的历史责任。这个时期国家与社会的离异对苏联历史和现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本身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阐述研究的缘起及选题意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探析论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全面梳理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国内外在本论题研究上不同的理论视角和观点;最后,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并论述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二部分,阐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社会浮现的各种危机及其表现,重点分析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的各方面表现,主要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来分析这种离异。 第三部分,具体分析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的三个原因:一是高度集中且日益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二是国家一元目标与社会多元目标之间的矛盾;三是国家允诺与实际落实的巨大反差引起的人民对国家的不信任。 第四部分,对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的反思,主要分析其对苏联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和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
【关键词】:勃列日涅夫时期 国家与社会关系 危机 社会主义 社会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75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一、绪论10-17
  • (一) 研究的缘起和选题意义10-11
  • 1、选题的缘由10
  • 2、选题的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三)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15
  • (四) 研究方法和思路15-17
  • 1、研究方法15-16
  • 2、研究思路16-17
  • 二、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的表现17-37
  • (一) 政治上国家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社会与国家疏离18-24
  • 1、“持不同政见者”运动凸显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19-20
  • 2、不合理的民族政策导致社会对国家认同危机20-21
  • 3、特权阶层特权的泛化导致社会与国家脱节21-23
  • 4、政治冷漠导致社会对国家普遍不信任加剧23-24
  • (二) 经济上国家僵化的管理体制致使社会非常态运行24-28
  • 1、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需求迥异24-26
  • 2、短缺经济致使苏联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26-27
  • 3、低效经济导致社会资源大量浪费27-28
  • (三) 文化上国家严密监控导致“社会逆行”28-32
  • 1、国家的严密控制下文学和艺术的“逆行发展”28-29
  • 2、意识形态化下教育出现危机29-30
  • 3、人民思想上和生活上的趋向西方30-31
  • 4、指导思想上出现“发达理论”与“匮乏现实”的反差31-32
  • (四) 社会管理上国家消极应对导致社会危机32-37
  • 1、国家民主缺乏致使社会问题日趋严重33-34
  • 2、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导引失效出现社会信仰危机34
  • 3、国家宣传与现实落差导致社会出现“双面人”34-35
  • 4、国家严密监视社会造成不良氛围35-37
  •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的原因37-42
  • (一) 高度集中日益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引起社会日益不满37-38
  • (二) 国家单一价值观与社会多元价值诉求之间的矛盾38-40
  • (三) 国家的期许与现实的反差造成民众对国家的不信任40-42
  • 四、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对苏联的影响及反思42-48
  • (一) 对苏联的历史和现实的影响42-45
  • 1、为苏联剧变埋下隐患42-44
  • 2、俄罗斯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社会建设44-45
  • (二) 对苏联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反思45-48
  • 1、苏联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45-46
  •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更加突出社会建设问题研究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隆;关于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官僚特权阶层”问题[J];东北亚论坛;2003年06期

2 郭春生;苏联特权阶层的形成及影响[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5期

3 张建华;;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严重的社会问题[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01期

4 王鹏;;勃列日涅夫时期持不同政见运动及其对苏联政治文化的影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1期

5 陆南泉;苏联走近衰亡的勃列日涅夫时期[J];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06期

6 李淑华;;勃列日涅夫时期书刊检查制度探究[J];俄罗斯学刊;2011年05期

7 郭春生;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剖析知识分子抛弃苏联的一个历史原因[J];俄罗斯研究;2003年02期

8 王英津;国家与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阐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郭春生;苏联特权阶层:内涵界定、形成时间、角色转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郭永胜;;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意识形态僵化与持不同政见者运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国家与社会关系危机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2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5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