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俄罗斯政治转型中领导人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1:06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政治转型中领导人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俄罗斯政治转型经历了制度变迁、制度巩固和主流政治价值观确立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国家的领导人对俄罗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利钦时代,完成了从议行合一苏维埃制度到三权分立宪政制度的转变,普京的八年治理完成了新权威主义原则指导下对宪政制度的完善和巩固。梅德韦杰夫时代则是普京时代的延续,保持了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稳定性。2012年,普京迎来了其第三个总统任期,俄罗斯的政治转型也日臻完善。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往来日益频繁,各国公众作为国际交往的主要参与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通过组织或个人研究来了解国家的发展过程十分重要。而国家的领导人,作为最为特殊的一类公民,他们既是普通公民之一,同时也因其岗位职责的特殊性而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决策。因此,国家领导人因素研究的重要性也体现出来。本文通过研究俄罗斯政治转型中领导人因素,目的是为了俄罗斯领导人在俄罗斯国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从一个侧面揭示俄罗斯社会的变化。进而引发对中俄关系的思考和对我国发展的借鉴。
【关键词】:俄罗斯 政治转型 领导人 个人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751.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Резюме4-8
  • 绪论8-17
  • 第一章 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相关问题概述17-32
  •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转型概念的界定18-19
  • 一、俄罗斯政治转型的含义18
  • 二、俄罗斯政治转型的评价18-19
  • 第二节 俄罗斯政治转型的背景19-27
  • 一、苏联模式的失败20-22
  •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22-24
  • 三、俄罗斯对国家发展的期待24-27
  • 第三节 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特点与前景27-31
  • 一、俄罗斯政治转型的特点27-29
  • 二、俄罗斯政治转型的前景29-31
  • 本章小结31-32
  • 第二章 俄罗斯政治转型中领导人因素:叶利钦32-41
  • 第一节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政治体制32-34
  • 一、叶利钦确立的“超级总统制”33
  • 二、叶利钦时代的宪政制度框架33-34
  • 第二节 叶利钦在俄罗斯政治转型中的个人因素34-38
  • 一、叶利钦的成长经历及其对政治理念的影响34-36
  • 二、启用重用青年人重塑政治格局36-37
  • 三、推行“民主”37-38
  • 第三节 叶利钦时代政治转型的启示38-40
  • 一、叶利钦时代结束的原因38-39
  • 二、叶利钦对中国的认识39-40
  • 本章小结40-41
  • 第三章 俄罗斯政治转型中领导人因素:普京41-51
  • 第一节 普京的治国理念41-45
  • 一、倡导“俄罗斯新思想”42-43
  • 二、实施“普京计划”43-45
  • 第二节 普京在俄罗斯政治转型中的个人因素45-47
  • 一、普京的成长经历及其对政治理念的影响45-46
  • 二、普京的“主权民主”思想46-47
  • 第三节 普京治下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47-49
  • 一、政治发展的基本特点47-48
  • 二、政治发展的影响因素48-49
  • 三、普京治下俄罗斯政治转型的评价49
  • 本章小结49-51
  • 第四章 俄罗斯政治转型中领导人因素作用的思考51-54
  • 第一节 俄罗斯政治转型中领导人因素的特点51-52
  • 一、早年经历对领导人施政产生影响51
  • 二、家庭和人际关系对领导人施政产生影响51
  • 三、环境因素对领导人施政产生影响51-52
  • 第二节 俄罗斯历史文化传统对领导人行为的影响52-53
  • 一、东西方文明的交汇52-53
  • 二、东正教因素影响53
  • 三、专制主义传统53
  • 本章小结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华;普京全球反恐主张十论[J];俄罗斯研究;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吕岩松;;中俄军事合作深入发展[N];人民日报;2004年


  本文关键词:俄罗斯政治转型中领导人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5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f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