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

发布时间:2021-09-01 17:59
  中国贫困治理特别是"精准脱贫"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深刻理解"中国模式"并发展国家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中国的贫困治理模式成功地将执政党的政治领导力转换为一种现代化的国家治理能力,将贫困人口的个人福利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发挥了中央权威的理性化优势,激发了地方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以福利分配为导向的贫困治理,是一种普遍的"人民福利",而不是排他的少数人的特权;是一种基于"共同富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国家目标,而不是为赢得选举而安抚选民的功利手段;是一种旨在帮助贫困人口形成致富能力的发展意义上的分配制度,而不是"托底式"的功利性社会救济。中国的贫困治理用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福利分配方面的政治优势,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同时,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以西方为师的理论贫乏与制度枯竭的困境,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替代方案。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3 页

【文章目录】: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治
    (一)资本主义福利分配的逻辑
    (二)福利分配的政治功利化
    (三)不平等的福利分配
        第一,福利分配的身份歧视。
        第二,福利分配的类型差异。
        第三,福利分配的数量差异。
        第四,福利分配在制度层级上的差异。
二、贫困治理的中国模式
    (一)中国贫困治理的观念框架
    (二)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资源
        第一,中央权威。
        第二,政治参与。
        第三,执政为民。
        第四,行政协同。
    (三)贫困治理的运作机制
        第一,中央对财政资源配置的理性化。
        第二,贫困治理的责任化。
        第三,在基层社会拓展政治网络。
三、中央对财政资源配置的理性化
    (一)由中央配置扶贫资金
    (二)资金管理专业化
    (三)发挥市场作用
四、贫困治理的责任化
    (一)拓展行政责任的范围
    (二)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三)为基层政府创造履行扶贫责任的财政条件
五、在基层社会拓展政治网络
    (一)与贫困户建立政治联系
    (二)以国有资本引导产业扶贫
    (三)建设多元的社会治理格局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分税制到项目制:制度演进和组织机制[J]. 焦长权.  社会. 2019(06)
[2]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实践[J]. 王卫斌.  当代农村财经. 2018(12)
[3]从“悬浮型”政权到“下沉型”政权——精准扶贫对基层治理的影响研究[J]. 郭占锋,李琳,张坤.  中国农村研究. 2018(01)
[4]项目扶贫的基层遭遇:结构化困境与治理图景[J]. 马良灿,哈洪颖.  中国农村观察. 2017(01)
[5]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移民搬迁中的非结构性制约[J]. 何得桂,党国英,张正芳.  西北人口. 2016(06)
[6]干部下乡、精准扶贫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于“第一书记产业联盟”的案例分析[J]. 蒋永甫,莫荣妹.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5)
[7]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扶贫的权力模式与推进方式[J]. 蔡科云.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9)
[8]项目制与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分析——以农地整治为例[J]. 桂华.  政治学研究. 2014(04)
[9]项目制背景下农村扶贫工作及其限度[J]. 马良灿.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4)
[10]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5)

硕士论文
[1]项目扶贫的基层实践与困境探究[D]. 黄玮攀.贵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77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77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f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