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00:00
本文关键词: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民社会在西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概念,在历史长河中,其内涵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由于“国家主义”弊端的逐渐显现以及苏联解体等原因,20世纪80年代,公民社会理论再度成为学者讨论的热点。 日本作为东亚民主化的典型国家,研究其公民社会的发展状况,一方面,可以探究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具有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析日本公民社会对其民主化的作用,归纳东亚国家实现民主化的普遍规律,为东亚其他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和公民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近代以来,日本公民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运动动员时期、能量积蓄时期和爆发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很多推动因素,又有很多制约因素。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日本公民社会的产生、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过程。为了促进日本公民社会健康发展,使其在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领域充分发挥作用,针对日本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日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明确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拟采用比较政治学的方法、历史文献方法,首先对公民社会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得出公民社会的内涵包含民间组织、自愿性团体、公共领域和社会运动四个层面,并基于日本公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本文所采用的公民社会的概念只是其中的一个层面——自愿性团体,在日本具体指的是NPO/NGO;引进公民社会评价指标作为衡量日本公民社会发展状况的标准。然后理清近代以来日本公民社会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不断发展演变的动因;接着分析日本公民社会在日本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最后,以公民社会评价指标为指向,经验性地分析日本公民社会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探究日本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日本 公民社会 非营利组织 非政府组织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731.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9-11
- 二、研究现状及不足11-15
- (一)西方国家对日本公民社会的研究11-12
- (二)日本国内关于其公民社会的研究12-14
- (三)国内关于公民社会的研究14-15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15-16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当代公民社会的概念及评价指标18-28
-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界定18-26
- (一)公民社会的内涵18-24
- (二)日本公民社会概念的厘定24-26
- 二、公民社会的评价指标26-28
- 第三章 当代日本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及动因分析28-38
- 一、当代日本公民社会的发展过程28-34
- (一)运动动员时期28-30
- (二)能量积蓄时期30-32
- (三)爆发发展时期32-34
- 二、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发展的动因分析34-38
- (一)政治民主化的不断推进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34-35
- (二)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败的现实需要35-36
- (三)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公民社会发展的社会阶级基础36-37
- (四)国际环境的诱导是日本公民社会发展的外部因素37-38
- 第四章 当代日本公民社会的作用38-53
- 一、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38-42
- (一)参与公共决策,监督政府权力38-39
- (二)畅通表达渠道,培育公民意识39-40
- (三)承担社会责任,弥补政府失灵40-41
- (四)公民社会增进社会自治,巩固民主基础41-42
- 二、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42-46
- (一)灾区救助42-43
- (二)环境保护43-44
- (三)权益维护44-46
- 三、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6-49
- (一)弥补“政府失败”和“市场失灵”47-48
- (二)有偿性经济援助48-49
- 四、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49-53
- (一)有助于日本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49-50
- (二)利用政府的支持,以民间交流促进官方交流50-53
- 第五章 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53-64
- 一、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存在的问题53-58
- (一)结构层面,人才不足与财政有限并存53-54
- (二)环境层面,环境宽松与管理无序并存54-56
- (三)价值层面,价值追求与实际运营存在差距56-57
- (四)影响层面,以延伸政府职能为主57-58
- 二、当代日本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58-64
- (一)完善结构,促进人才开发与慈善捐赠58-60
- (二)改善环境,促进依法有序管理60-61
- (三)创新价值理念,促进价值和实际发展的有机融合61-62
- (四)扩大影响,增强独立性与自主性62-64
- 第六章 简短的结语64-65
- 致谢65-67
- 参考文献67-7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澎;;日本现代化进程中民间组织的作用[J];博览群书;2010年07期
2 彭文平;从“国际经济政治化”角度看日本对东盟的经济援助[J];东北亚论坛;2004年01期
3 ;“市民社会”概念的使用和滥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6年01期
4 李路曲;东亚的中产阶级、市民社会与政治转型[J];当代亚太;2000年11期
5 李洁芳;;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政府与社会[J];党政论坛;2006年03期
6 T.A.墨子刻,陈振华;中国历史背景下的西方市民社会观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7 张海冰;;21世纪初日本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政策评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8 张立;;试论“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在现实中国的实践[J];理论导刊;2009年02期
9 高奇琦;;中日公民社会变迁比较:过程、制度与情境[J];兰州学刊;2009年02期
10 戈登·怀特,何增科;公民社会、民主化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日本公民社会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3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