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阶级”概念在中国的早期阐释
发布时间:2021-09-30 11:35
"阶级"概念作为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的关键词,深刻形塑了中国的革命道路。与其他新兴思潮一样,"阶级"一词呈现出了转型时代思想的延续与变革特征。早在五四运动之前,"阶级"概念在传统语义与现代阐释的相互交错中,展现出了包含身份等级、贫富贵贱,劳动与否等多重内涵。通过译介、叙述、辩论等形式,"阶级"在不同的语境和视角下向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领域展开,逐渐固定成为一个对社会群体横向划分的政治术语,并与"平等"的社会理想相连。重新回顾这一时期人们对"阶级"概念的解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厘清阶级观念在中国形成的思想资源。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本土语境中的“阶级”:等级之差
二、进化论语境中的“阶级”:人群进阶
三、日文译介后的“阶级”:贫富之差
四、“阶级”概念的批判性初现
五、结语
本文编号:3415780
【文章来源】:社会主义研究.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本土语境中的“阶级”:等级之差
二、进化论语境中的“阶级”:人群进阶
三、日文译介后的“阶级”:贫富之差
四、“阶级”概念的批判性初现
五、结语
本文编号:3415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41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