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自由的矛盾与衡平 ——评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之争的现实意蕴
发布时间:2021-11-14 21:44
平等与自由是传统契约论的前提,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两个重要价值理念。它们作为社会正义的评判标准,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然而,在对民主政制进行论证的过程中,学者们或者探讨平等,或者评论自由,却很少对平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平等与自由的关系入手,以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争作为认识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实例,并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提出在改革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时兼顾平等与自由,对两者进行衡平的观点。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对平等与自由关系认识的简要情况,平等自由的关系与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之争的内在联系,以及现阶段的研究背景。第一章介绍平等与自由的本质和内容;平等与自由的对立统一关系;平等与自由一致性的条件;自由的优先性及其限制性解释;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历史发展及其与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正义之争的内在联系,为下文讨论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争做好铺垫。第二章介绍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具体包括罗尔斯的生平及学术经历;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作为罗尔斯正义理论核心的两个正义原则;“差别原则”所体现的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特色;最后评价了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认为作为公平的正义是罗尔斯对平等...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平等与自由的关系
第一节 平等与自由的对立和统一
一、平等与自由的含义
二、平等与自由的对立和统一
第二节 平等与自由一致性的条件
第三节 自由的优先性及其限制解释
一、自由的优先性
二、对自由优先性原则的限制解释
第四节 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发展与协调
一、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发展
二、罗尔斯对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协调及诺齐克对此的批判
第二章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之与平等
第一节 罗尔斯及其正义理论概述
一、罗尔斯及其著述
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概述
第二节 作为公平的正义
一、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二、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mess)
第三节 两个正义原则
一、两个正义原则
二、差别原则(difference principles)
第四节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平等与自由的求索
第三章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之与自由
第一节 诺齐克及其正义理论概述
一、诺齐克及其著述
二、诺齐克的正义理论概述
第二节 持有正义理论
一、反对强制性的分配正义
二、持有正义理论(Justice in Holdings)
第三节 持有正义三原则
一、持有正义三原则
二、权利理论(entitlement theory)
第四节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对自由的坚持
第四章 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理论的异同比较
第一节 理论的共同点
一、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二、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
三、时代背景对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理论的分歧——分配与持有的对立
一、"差别原则"对"权利理论"
二、实质正义对程序正义
三、福利型国家对最弱意义国家
四、分歧的根源:平等与自由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节 两种理论的局限性
一、理论本身的内在矛盾
二、效率原则的约束
第五章 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之争的现实意蕴
第一节 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我国分配领域的不公正现象
二、原因分析
第二节 在平等与自由的求索之路上寻求衡平
一、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争对中国社会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二、平等与自由之衡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自由、平等与正义的关系[J]. 王江松. 浙江学刊. 2007(01)
[2]罗尔斯正义观的极端平均主义性质[J]. 刘林鹰. 文史博览. 2006(12)
[3]自由与平等:人性基础上的化约论思考[J]. 张国军.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02)
[4]试论罗尔斯对两个正义原则的修正[J]. 肖小芳,蒋福民.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11)
[5]“自由至上主义”如何为国家辩护——以诺齐克国家观为例[J]. 罗克全. 学海. 2005(01)
[6]“独立性”与“优先性”——诺齐克与罗尔斯的自由之辩[J]. 罗克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5)
[7]“道德边际约束”与国家限度——诺齐克的权利理论研究[J]. 罗克全. 天津社会科学. 2003(05)
[8]分配正义的两种当代模式——罗尔斯的公平论与诺齐克的权利论[J]. 孙君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9]“无约束”的分配正义——诺齐克分配理论研究[J]. 罗克全,孙秀云.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3(08)
[10]罗尔斯学术生平[J]. 李小科. 世界哲学. 2003(02)
硕士论文
[1]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 卞松华.首都师范大学 2005
[2]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 王雅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罗尔斯和诺齐克正义论比较研究[D]. 任志林.西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95400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平等与自由的关系
第一节 平等与自由的对立和统一
一、平等与自由的含义
二、平等与自由的对立和统一
第二节 平等与自由一致性的条件
第三节 自由的优先性及其限制解释
一、自由的优先性
二、对自由优先性原则的限制解释
第四节 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发展与协调
一、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发展
二、罗尔斯对平等与自由关系的协调及诺齐克对此的批判
第二章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之与平等
第一节 罗尔斯及其正义理论概述
一、罗尔斯及其著述
二、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概述
第二节 作为公平的正义
一、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二、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mess)
第三节 两个正义原则
一、两个正义原则
二、差别原则(difference principles)
第四节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平等与自由的求索
第三章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之与自由
第一节 诺齐克及其正义理论概述
一、诺齐克及其著述
二、诺齐克的正义理论概述
第二节 持有正义理论
一、反对强制性的分配正义
二、持有正义理论(Justice in Holdings)
第三节 持有正义三原则
一、持有正义三原则
二、权利理论(entitlement theory)
第四节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对自由的坚持
第四章 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理论的异同比较
第一节 理论的共同点
一、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二、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
三、时代背景对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理论的分歧——分配与持有的对立
一、"差别原则"对"权利理论"
二、实质正义对程序正义
三、福利型国家对最弱意义国家
四、分歧的根源:平等与自由的矛盾和冲突
第三节 两种理论的局限性
一、理论本身的内在矛盾
二、效率原则的约束
第五章 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之争的现实意蕴
第一节 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我国分配领域的不公正现象
二、原因分析
第二节 在平等与自由的求索之路上寻求衡平
一、罗尔斯与诺齐克的正义之争对中国社会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二、平等与自由之衡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自由、平等与正义的关系[J]. 王江松. 浙江学刊. 2007(01)
[2]罗尔斯正义观的极端平均主义性质[J]. 刘林鹰. 文史博览. 2006(12)
[3]自由与平等:人性基础上的化约论思考[J]. 张国军.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6(02)
[4]试论罗尔斯对两个正义原则的修正[J]. 肖小芳,蒋福民.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5(11)
[5]“自由至上主义”如何为国家辩护——以诺齐克国家观为例[J]. 罗克全. 学海. 2005(01)
[6]“独立性”与“优先性”——诺齐克与罗尔斯的自由之辩[J]. 罗克全.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5)
[7]“道德边际约束”与国家限度——诺齐克的权利理论研究[J]. 罗克全. 天津社会科学. 2003(05)
[8]分配正义的两种当代模式——罗尔斯的公平论与诺齐克的权利论[J]. 孙君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9]“无约束”的分配正义——诺齐克分配理论研究[J]. 罗克全,孙秀云. 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2003(08)
[10]罗尔斯学术生平[J]. 李小科. 世界哲学. 2003(02)
硕士论文
[1]罗尔斯与诺齐克正义理论比较研究[D]. 卞松华.首都师范大学 2005
[2]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 王雅林.东北师范大学 2005
[3]罗尔斯和诺齐克正义论比较研究[D]. 任志林.西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95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49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