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8 05:58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在政治体系的不断推动下,在多重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地成长和发展,由自然人变为政治人的过程。它是凝聚民众意志的有效工具,是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点,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尊重群众需求的深层体现,对于政治体系和社会个体成员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是指掌握着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尤其是国家上层建筑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发各种途径、利用多个载体,对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帮助人民群众形成政治价值观、掌握政治参与技巧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政治社会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于中国共产党能否承载起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政治社会化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要有效推进政治社会化,就必须遵从其内在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作为推进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主导者,是政治社会化的主体;人民群众作为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受导者,是政治社会化的客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作为政治社会化进程的方式方法,是政治社会化的介体;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作为政治社会化进程的外部条件,是政治社会化的环体。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5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理论逻辑
    一、政治社会化
        (一)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
        (二) 政治社会化的要素
        (三) 政治社会化的特征
    二、执政党的政治社会化
        (一) 政党与政治社会化
        (二) 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内涵及逻辑
        (三) 执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规律
        (四)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特点
    三、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逻辑建构
        (一)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技术基础
        (二)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时代价值
    一、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性
        (一) 凝聚民众意志的有效工具
        (二) 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点
        (三) 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四) 尊重群众需求的深层体现
    二、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便利性
        (一) 互联网成为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新载体
        (二) 互联网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紧迫性
        (一) 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认同有所弱化
        (二) 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亟需进一步巩固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受到影响
第三章 中外(执)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历史经验探寻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经验
        (一) 重视传播马克思主义
        (二) 广泛开展整风运动
        (三) 满足民众实际利益
        (四) 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二、西方执政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启示
        (一) 注重经济与社会相统一
        (二) 重视大众传媒的力量
        (三) 发挥宗教的控制作用
        (四) 广泛开展公民教育
    三、前苏联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教训
        (一) 马克思主义丧失指导地位
        (二) 苏共的执政权威大大弱化
        (三) 意识形态管控方式日益僵化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问题
        (一) 政治社会化困境及其衡量标准
        (二) 政治社会化出现潜在困境的表现
    二、互联网时代我国政治社会化出现潜在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 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威遭遇挑战
        (二) 客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呈现弱化趋势
        (三) 介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欠佳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政治社会化的基本路径探索
    一、主体优化: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一) 努力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二) 优化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三) 推进党风廉政制度创新
    二、客体优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一) 打造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 创造健康的政治环境
        (三) 关注群众的思想状态
    三、介体优化: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一) 重视意识形态的传承发展
        (二) 拓宽意识形态教育的思路
        (三) 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523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523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