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研究 ——基于成都市出租车运价调整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2 07:55
公共政策是政府实践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强调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政府实现社会发展与国家经济建设的任务更加艰巨。规划建议提出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等等战略目标,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与保障都是需要通过相关的公共政策来进行。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便是对于政府进行公共管理方法的深入讨论。所以对于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有着历史使命与实践探索的双重必要性。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处于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公共政策的本质在于对利益的确认,同时也是一定利益的调整工具与分配方案。政府通过对不同利益的权威性分配,进而增进社会利益。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进行利益分配的方案制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利益的分配方式与方法的研究,是决定公共政策执行与政策效果评估阶段的重要前提。所以,对于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公共政策制定机制为分析对象,以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关系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共分为六个章节进行分析。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范畴的确立:公共政策制定
1.1.2 研究视角的确立:利益博弈
1.1.3 研究方法的选取:案例分析
1.1.4 研究思路
1.1.5 技术路线
1.1.6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与本文创新点
1.2.1 当前公共政策过程研究主要分析模式综述
1.2.2 当前关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研究成果综述
1.2.3 以博弈视角分析公共政策过程的成果综述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简评及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制定
2.1.2 利益集团
2.1.3 博弈
2.2 前提假设: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2.3 公共政策制定研究中的博弈模型
第3章 成都出租车市场运营现状分析
3.1 成都市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概述
3.1.1 成都市出租车涨价的背景
3.1.2 成都市出租车行业运营模式
3.2 成都市出租车行业现况
3.2.1 成都市出租车运营费用解析
3.2.2 行业第三方:成都市出租车协会
3.3 运价调整政策的政策系统分析
3.3.1 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
3.3.2 成都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决策体制的构成
3.3.3 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中的利益群体
第4章 成都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
4.1 关于“局中人”的明确
4.2 博弈性质概述
4.3 博弈得益分析
4.3.1 博弈结构
4.3.2 逆推归纳法求解
4.4 博弈结果分析
4.5 基于博弈结果的政策分析
第5章 基于博弈分析框架下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优化
5.1 公共政策的结构要素方面:利益博弈科学化
5.1.1 拓宽利益表达的渠道
5.1.2 规范利益群体的利益代表人
5.1.3 优化利益群体结构
5.1.4 整合多元利益群体
5.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方面:完善政策规划程序
5.2.1 强化政策目标有效性
5.2.2 完善听证制度
研究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强势寡头中国移动公司竞争失效规制的博弈分析[J]. 张冰,赵大地.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0)
[2]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J]. 马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困境及其本土化出路[J]. 徐湘林. 公共管理学报. 2004(01)
[4]中国公共政策科学研究20年的回顾与思考[J]. 王立京. 江汉论坛. 2002(10)
[5]21世纪中国政策科学的研究方向[J]. 陈振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01)
[6]政策科学的中国化与理论创新[J]. 胡象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01)
[7]试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模型方法[J]. 贺卫,王浣尘. 中国软科学. 2000(01)
[8]公共政策十大理论问题再思考[J]. 陈庆云. 中国行政管理. 1999(12)
[9]模型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李惠斌,姚军,李毅.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4)
博士论文
[1]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D]. 谢炜.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强势参与者和弱势参与者群体的随机线性二次博弈[D]. 胡芳超.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6042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范畴的确立:公共政策制定
1.1.2 研究视角的确立:利益博弈
1.1.3 研究方法的选取:案例分析
1.1.4 研究思路
1.1.5 技术路线
1.1.6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与本文创新点
1.2.1 当前公共政策过程研究主要分析模式综述
1.2.2 当前关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研究成果综述
1.2.3 以博弈视角分析公共政策过程的成果综述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简评及本文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制定
2.1.2 利益集团
2.1.3 博弈
2.2 前提假设: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2.3 公共政策制定研究中的博弈模型
第3章 成都出租车市场运营现状分析
3.1 成都市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概述
3.1.1 成都市出租车涨价的背景
3.1.2 成都市出租车行业运营模式
3.2 成都市出租车行业现况
3.2.1 成都市出租车运营费用解析
3.2.2 行业第三方:成都市出租车协会
3.3 运价调整政策的政策系统分析
3.3.1 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
3.3.2 成都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决策体制的构成
3.3.3 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中的利益群体
第4章 成都出租车运价调整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博弈
4.1 关于“局中人”的明确
4.2 博弈性质概述
4.3 博弈得益分析
4.3.1 博弈结构
4.3.2 逆推归纳法求解
4.4 博弈结果分析
4.5 基于博弈结果的政策分析
第5章 基于博弈分析框架下的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的优化
5.1 公共政策的结构要素方面:利益博弈科学化
5.1.1 拓宽利益表达的渠道
5.1.2 规范利益群体的利益代表人
5.1.3 优化利益群体结构
5.1.4 整合多元利益群体
5.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方面:完善政策规划程序
5.2.1 强化政策目标有效性
5.2.2 完善听证制度
研究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强势寡头中国移动公司竞争失效规制的博弈分析[J]. 张冰,赵大地.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0)
[2]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J]. 马骏.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中国政策科学的理论困境及其本土化出路[J]. 徐湘林. 公共管理学报. 2004(01)
[4]中国公共政策科学研究20年的回顾与思考[J]. 王立京. 江汉论坛. 2002(10)
[5]21世纪中国政策科学的研究方向[J]. 陈振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01)
[6]政策科学的中国化与理论创新[J]. 胡象明.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01)
[7]试论公共政策研究中的模型方法[J]. 贺卫,王浣尘. 中国软科学. 2000(01)
[8]公共政策十大理论问题再思考[J]. 陈庆云. 中国行政管理. 1999(12)
[9]模型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 李惠斌,姚军,李毅.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04)
博士论文
[1]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博弈[D]. 谢炜.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强势参与者和弱势参与者群体的随机线性二次博弈[D]. 胡芳超.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6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546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