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尼·佩弗的社会正义论研究 ——从马克思主义、罗尔斯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追寻
发布时间:2022-12-08 23:52
当代著名思想家罗尔斯说过:“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中国政府也强调“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公平正义都是十分值得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那么公平正义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社会安排才能真正的实现公平正义?社会正义制度的设计要以社会正义理论为基础,除了西方学者所提出的社会正义论之外,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它的社会正义论?这个理论问题并没有十分确切的结论,至今仍然存在广泛的争议。对此,当代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Analytical Marxism)的主要代表人物罗尼·佩弗(Rodney Peffer,1952—)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研究、分析、修正,给出了一个清晰和明确的回答。在当前中国政府致力于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社会之际,佩弗的正义理论可以为我们增添了一个深入认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的新视角。佩弗所构建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大致由“缘起”、“中介”和“旨归”三个环节组成:其理论“缘起”是通过分析马克思道德观、解读马克思的自由观、修正马克思的权利观,以重构马克思的正义论。在与“马克思非道德论”者和“马克思反道德论”者进行争论的的过程中对马克思正义...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3.1 国外研究动态分析
1.3.2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1.4.1 本文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基本结构
1.5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6.1 论文的创新点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形成
2.1 佩弗正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当代西方政治生活新变化
2.1.2 当代西方经济生活的新变化
2.1.3 当代西方文化生活的新矛盾
2.2 佩弗正义思想的的理论渊源
2.2.1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正义思想
2.2.2 近代自由主义的正义思想
2.2.3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思想
2.2.4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研究
2.3 佩弗的社会正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3章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缘起:解读马克思的正义论
3.1 马克思道德观的重构
3.1.1 马克思激进自由主义时期的道德观
3.1.2 马克思抽象的人本主义时期的道德观
3.1.3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时期道德观
3.2 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解读
3.2.1 实践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自由观的立场
3.2.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自由原则
3.2.3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马克思对自由的分类
3.3 对马克思权利和正义批判的修正
3.3.1 马克思对正义和权利的批判
3.3.2 对马克思正义意识形态论和“阶级正义相异性”的辨正
3.3.3 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正义消亡论”的反思
第4章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中介:修正的罗尔斯正义论
4.1 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内在关联
4.1.1 罗尔斯的理论假设和正义原则
4.1.2 马克思和罗尔斯正义观的比较分析
4.1.3 马克思主义者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批判
4.2 对罗尔斯方法论的反对及辩护
4.2.1 原初状态:“虚幻的”个人利己主义批判及其辩护
4.2.2 正义原则的阶级相关性批判及其辩护
4.3 对左翼学者批评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辨别与修正
4.3.1 对左翼学者其他异义的辨别
4.3.2 对罗尔斯正义理论应用性的分析
第5章 佩弗社会正义论的旨归:社会主义正义的追寻
5.1 权利和正义:社会正义论的首要原则
5.1.1 权利和基本权利
5.1.2 生存权和安全权:最低限度的基本权利
5.2 最大化的平等的基本自由和公平的机会平等
5.2.1 自由:平等与公正的原则性目标
5.2.2 平等:作为一种基本自由权利
5.2.3 公平:作为一个机会均等权利
5.3 社会和经济的民主原则
5.4 社会主义正义的追寻
5.4.1 佩弗对社会主义的判定和区分
5.4.2 社会主义正义的内涵
5.4.3 民主的、自我管理的社会主义道德上优越性的经验证明
第6章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6.1 佩弗社会正义论的价值
6.1.1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理论价值
6.1.2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6.2 佩弗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存在的问题
6.2.1 佩弗社会正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6.2.2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现实操作上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思平衡: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方法问题[J]. 刘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2]佩弗对柯恩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四点理由的质疑[J]. 吕梁山. 晋阳学刊. 2014(02)
[3]罗德尼·佩弗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之争及其启示[J]. 宫维明.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10)
[4]一个被修正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作为公平权利的正义[J]. 罗德尼·佩弗,吕梁山. 国外理论动态. 2012(03)
[5]罗尼·佩弗“激进的罗尔斯主义”的社会正义论[J]. 林育川. 哲学动态. 2011(08)
[6]马克思:经济剥削是不道德的——从佩弗的观点看[J]. 赵国锋,乔楚.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12)
[7]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前景——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罗德尼·佩弗教授对话录[J]. 李达理.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0)
[8]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未来[J]. 李达理. 生产力研究. 2010(10)
[9]马克思自由理论的解释与重构——评当代英美学界的几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J]. 张霄. 江汉论坛. 2010(04)
[10]佩弗论道德与意识形态[J]. 吕梁山. 哲学动态. 2009(10)
本文编号:3714380
【文章页数】:16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3.1 国外研究动态分析
1.3.2 国内研究动态述评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1.4.1 本文研究方法
1.4.2 本文的基本结构
1.5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6.1 论文的创新点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形成
2.1 佩弗正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当代西方政治生活新变化
2.1.2 当代西方经济生活的新变化
2.1.3 当代西方文化生活的新矛盾
2.2 佩弗正义思想的的理论渊源
2.2.1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正义思想
2.2.2 近代自由主义的正义思想
2.2.3 马克思主义的正义思想
2.2.4 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研究
2.3 佩弗的社会正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3章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缘起:解读马克思的正义论
3.1 马克思道德观的重构
3.1.1 马克思激进自由主义时期的道德观
3.1.2 马克思抽象的人本主义时期的道德观
3.1.3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时期道德观
3.2 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解读
3.2.1 实践性的唯物主义:马克思自由观的立场
3.2.2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自由原则
3.2.3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马克思对自由的分类
3.3 对马克思权利和正义批判的修正
3.3.1 马克思对正义和权利的批判
3.3.2 对马克思正义意识形态论和“阶级正义相异性”的辨正
3.3.3 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正义消亡论”的反思
第4章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中介:修正的罗尔斯正义论
4.1 马克思与罗尔斯的内在关联
4.1.1 罗尔斯的理论假设和正义原则
4.1.2 马克思和罗尔斯正义观的比较分析
4.1.3 马克思主义者对罗尔斯正义原则的批判
4.2 对罗尔斯方法论的反对及辩护
4.2.1 原初状态:“虚幻的”个人利己主义批判及其辩护
4.2.2 正义原则的阶级相关性批判及其辩护
4.3 对左翼学者批评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辨别与修正
4.3.1 对左翼学者其他异义的辨别
4.3.2 对罗尔斯正义理论应用性的分析
第5章 佩弗社会正义论的旨归:社会主义正义的追寻
5.1 权利和正义:社会正义论的首要原则
5.1.1 权利和基本权利
5.1.2 生存权和安全权:最低限度的基本权利
5.2 最大化的平等的基本自由和公平的机会平等
5.2.1 自由:平等与公正的原则性目标
5.2.2 平等:作为一种基本自由权利
5.2.3 公平:作为一个机会均等权利
5.3 社会和经济的民主原则
5.4 社会主义正义的追寻
5.4.1 佩弗对社会主义的判定和区分
5.4.2 社会主义正义的内涵
5.4.3 民主的、自我管理的社会主义道德上优越性的经验证明
第6章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价值与局限
6.1 佩弗社会正义论的价值
6.1.1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理论价值
6.1.2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的现实意义
6.2 佩弗的马克思主义正义论存在的问题
6.2.1 佩弗社会正义思想的理论局限
6.2.2 佩弗社会正义理论现实操作上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思平衡:罗尔斯政治哲学的方法问题[J]. 刘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2]佩弗对柯恩放弃马克思主义的四点理由的质疑[J]. 吕梁山. 晋阳学刊. 2014(02)
[3]罗德尼·佩弗与艾伦·伍德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之争及其启示[J]. 宫维明.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10)
[4]一个被修正的罗尔斯正义理论:作为公平权利的正义[J]. 罗德尼·佩弗,吕梁山. 国外理论动态. 2012(03)
[5]罗尼·佩弗“激进的罗尔斯主义”的社会正义论[J]. 林育川. 哲学动态. 2011(08)
[6]马克思:经济剥削是不道德的——从佩弗的观点看[J]. 赵国锋,乔楚.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12)
[7]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前景——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罗德尼·佩弗教授对话录[J]. 李达理. 经济研究导刊. 2010(30)
[8]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未来[J]. 李达理. 生产力研究. 2010(10)
[9]马克思自由理论的解释与重构——评当代英美学界的几种马克思主义自由观[J]. 张霄. 江汉论坛. 2010(04)
[10]佩弗论道德与意识形态[J]. 吕梁山. 哲学动态. 2009(10)
本文编号:3714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714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