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16:38
儿童早期是个人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人在成年后的许多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都与这一时期所接受的道德训练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来说,他们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对来自外部的不良刺激和诱惑缺乏必要的甄别和抵抗能力,因此,给予他们适宜的道德“正能量”,帮助他们明晰自身道德发展与社会对个体道德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对他们的“德性”培育和“德行”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是美国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维,它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风格独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为儿童道德教育领域的一道绮丽风景。立足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深入探究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以期对我国儿童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是本文研究的旨归。 根据全美幼儿教育协会的定义,儿童早期教育主要指面向0——8岁儿童提供的一系列发展适应性教育项目,儿童早期教育的兴起与美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儿童权益倡导运动的持续升温有必然联系,它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早期儿童的身体、认知、语言和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它奉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践行以“平等对话”为特质的教育方式进而...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
1.1.2 有助于促进人的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
1.1.3 有助于丰富我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理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要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要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不足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不足
2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与早期道德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2.1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2.1.1 动作与感知阶段(0-2岁)
2.1.2 自我中心阶段(3-5岁)
2.1.3 初步合作阶段(6-8岁)
2.2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2.2.1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背景
2.2.2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内涵
2.2.3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特点
2.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2.3.1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概念界定
2.3.2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2.3.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理论源流
3.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1.1 儿童观察学习的发生
3.1.2 儿童观察学习的机制
3.1.3 儿童观察学习的发展趋势
3.2 杜威的儿童道德教育理论
3.2.1 道德教育需呈现儿童的社会生活
3.2.2 道德教育是引导儿童生长的过程
3.2.3 道德教育以儿童的经验改造为内容
3.3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3.1 儿童道德认知阶段理论
3.3.2 儿童道德推理理论
3.4 艾森伯格的儿童亲社会推理理论
3.4.1 道德两难故事中的儿童亲社会推理
3.4.2 儿童亲社会推理的阶段划分
3.5 霍夫曼的儿童早期移情理论
3.5.1 婴儿和学步儿阶段的移情
3.5.2 学龄儿童阶段的移情
4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4.1 公民道德意识教育
4.1.1 公民道德权利意识教育
4.1.2 公民道德责任意识教育
4.2 个人品格教育
4.2.1 分享意识教育
4.2.2 协作能力培养
4.2.3 利他行为塑造
4.3 宗教道德教育
4.3.1 崇尚博爱
4.3.2 追求正义
4.3.3 树立诚信
5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5.1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活动设计
5.1.1 培养儿童共情意识的家庭活动
5.1.2 促进儿童协商能力的幼儿园活动
5.1.3 强化儿童责任担当的学校活动
5.2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课程安排
5.2.1 促进儿童公民素质发展的课程
5.2.2 促进儿童道德行为规范的课程
5.2.3 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发展的课程
5.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政策保障
5.3.1 为儿童早期道德教育项目提供资助方案
5.3.2 为家长参与儿童早期道德教育搭建制度平台
5.3.3 为贫困家庭儿童早期道德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6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评价与启示
6.1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
6.1.1 以“儿童中心”为主旨的道德教育理念
6.1.2 以“自我指导”为指向的道德教育目标
6.1.3 以“问题解决”为导引的道德教育实践
6.2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发展局限
6.2.1 过分强调儿童的个性与需求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6.2.2 传统道德教育理念与现代道德教育境遇间裂痕凸显
6.2.3 “经验育德”与“道德教化”间的矛盾依然明显
6.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对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
6.3.1 探寻以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托的道德教育策略
6.3.2 推进以制度安排为保障的儿童道德教育实践
6.3.3 建构“三位一体”的儿童道德教育合力机制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738019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意义
1.1.1 有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视野
1.1.2 有助于促进人的思想道德形成发展规律研究
1.1.3 有助于丰富我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理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要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要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不足
1.4.1 研究的重点
1.4.2. 研究的难点
1.4.3 研究的不足
2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与早期道德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2.1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2.1.1 动作与感知阶段(0-2岁)
2.1.2 自我中心阶段(3-5岁)
2.1.3 初步合作阶段(6-8岁)
2.2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2.2.1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背景
2.2.2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内涵
2.2.3 美国儿童早期教育的特点
2.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2.3.1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概念界定
2.3.2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2.3.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理论源流
3.1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1.1 儿童观察学习的发生
3.1.2 儿童观察学习的机制
3.1.3 儿童观察学习的发展趋势
3.2 杜威的儿童道德教育理论
3.2.1 道德教育需呈现儿童的社会生活
3.2.2 道德教育是引导儿童生长的过程
3.2.3 道德教育以儿童的经验改造为内容
3.3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3.3.1 儿童道德认知阶段理论
3.3.2 儿童道德推理理论
3.4 艾森伯格的儿童亲社会推理理论
3.4.1 道德两难故事中的儿童亲社会推理
3.4.2 儿童亲社会推理的阶段划分
3.5 霍夫曼的儿童早期移情理论
3.5.1 婴儿和学步儿阶段的移情
3.5.2 学龄儿童阶段的移情
4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4.1 公民道德意识教育
4.1.1 公民道德权利意识教育
4.1.2 公民道德责任意识教育
4.2 个人品格教育
4.2.1 分享意识教育
4.2.2 协作能力培养
4.2.3 利他行为塑造
4.3 宗教道德教育
4.3.1 崇尚博爱
4.3.2 追求正义
4.3.3 树立诚信
5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
5.1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活动设计
5.1.1 培养儿童共情意识的家庭活动
5.1.2 促进儿童协商能力的幼儿园活动
5.1.3 强化儿童责任担当的学校活动
5.2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课程安排
5.2.1 促进儿童公民素质发展的课程
5.2.2 促进儿童道德行为规范的课程
5.2.3 促进儿童道德社会化发展的课程
5.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政策保障
5.3.1 为儿童早期道德教育项目提供资助方案
5.3.2 为家长参与儿童早期道德教育搭建制度平台
5.3.3 为贫困家庭儿童早期道德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6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评价与启示
6.1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
6.1.1 以“儿童中心”为主旨的道德教育理念
6.1.2 以“自我指导”为指向的道德教育目标
6.1.3 以“问题解决”为导引的道德教育实践
6.2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的发展局限
6.2.1 过分强调儿童的个性与需求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6.2.2 传统道德教育理念与现代道德教育境遇间裂痕凸显
6.2.3 “经验育德”与“道德教化”间的矛盾依然明显
6.3 美国儿童早期道德教育对我国儿童道德教育的启示
6.3.1 探寻以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托的道德教育策略
6.3.2 推进以制度安排为保障的儿童道德教育实践
6.3.3 建构“三位一体”的儿童道德教育合力机制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738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73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