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研究(1905-1930)
发布时间:2024-02-24 05:12
本文对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进行了全面论述,首先,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对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帝国主义入侵与反动军阀势力相互勾结大肆压榨劳苦大众,国家凋敝,社会混乱,民众生活痛苦不堪。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斗。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逐渐引入,但与社会不适应造成脱节,马克思主义以其现实性和适应性为先进青年所传颂,直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广为传播,这些对高语罕日后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有着深刻的影响。就高语罕个人来说,他爱学爱国,有着优秀的自身特质,北大求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到留德坚定信仰而广为著书立说,堪为青年模范;其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在理论方面高语罕侧重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与宣传,同时传播剩余价值理论和无产阶级斗争学说,对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结构进行了阐释。在实践方面高语罕编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领导工人运动,参加国共第一次合作,策划南昌起义宣言,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最后,从特点和意义上对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予以评析,通俗性、全面性...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2.1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动因
2.1.1 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2.1.2 各种社会思潮的不适应性
2.1.3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冲击
2.2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动因
2.2.1 勤学善学强基础
2.2.2 爱国救国立目标
2.2.3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3.1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
3.1.1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3.1.2 对政治经济学的传播
3.1.3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3.2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
3.2.1 编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3.2.2 组织和参与工人运动
3.2.3 参加第一次国共合作
3.2.4 参与南昌起义的策划活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4.1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4.1.1 传播语言的通俗性
4.1.2 宣传内容的集中性
4.1.3 传播对象的选择性
4.2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4.2.1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2.2 增强了中国青年的批判精神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08580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动因
2.1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动因
2.1.1 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
2.1.2 各种社会思潮的不适应性
2.1.3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冲击
2.2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动因
2.2.1 勤学善学强基础
2.2.2 爱国救国立目标
2.2.3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3.1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
3.1.1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
3.1.2 对政治经济学的传播
3.1.3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
3.2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
3.2.1 编译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3.2.2 组织和参与工人运动
3.2.3 参加第一次国共合作
3.2.4 参与南昌起义的策划活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评价
4.1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特点
4.1.1 传播语言的通俗性
4.1.2 宣传内容的集中性
4.1.3 传播对象的选择性
4.2 高语罕在中国传播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
4.2.1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2.2 增强了中国青年的批判精神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08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908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