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方法在制度创新中的运用
本文关键词:协同方法在制度创新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创立”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制度创新”的现实号召,制度创新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在公共管理部门,,如何提高制度生产能力,供给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效制度,这个问题已成为制度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本文尝试从协同方法的角度对制度创新中诸如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人事制度理念、政府执政理念以及制度中人的内在伦理等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首先,从协同学的协作性、玻尔的互补原理、系统论的主要原则出发,论述协同方法以及要点概括。 然后,由制度创新中的现实问题,引发出协同方法运用的必要性。 最后,阐述协同方法在制度创新中的几个运用实例。第一,提出了制度创新的时代背景,“三个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是党中央几年来一直在号召学习和落实的政治理论;世贸组织的加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动力、结构将带来深刻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学术是先进文化理论的集中体现。三者不可或缺、有机统一,无时无刻不为制度创新提出严格的、高标准的要求。第二,从“三个代表”理论中挖掘出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协同思想,从“三个代表”与“三个创新”之间的有机联系中引出制度创新研究的重要性。第三,因为人是公共管理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的理念如果不在人事制度、政府执政方面更新的话,制度创新便会成为一个单纯的外界规则。因为只有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源,所以人事制度、政府执政理念也被列入本文的重要篇幅之内。第四,再深一步说,内在理念是由潜在的伦理观决定的。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以一定的篇幅论述了制度建设的潜在伦理基础。 本文略有创新之处在于具体运用了“协同学”的基本思想,从宏观上对制度创新背景、制度创新指导思想、制度创新理念、制度创新伦理观进行把握。
【关键词】:协同方法 三个代表 制度创新 理念更新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D523
【目录】:
- 引言6-7
- 一、 协同方法7-11
- (一) 协同方法的来源7
- (二) 协同方法的主要科学基础7-8
- (三) 协同方法的哲学相空间8-9
- (四) 协同方法的结构内涵9-10
- (五) 协同方法的要点概括10-11
- 二、 制度创新11-14
- (一) 制度创新的涵义11-12
- (二) 制度创新中的意识形态问题12-14
- 三、 协同方法在制度创新中的几个运用实例14-40
- (一) 运用协同方法全面考察制度创新的时代背景14-16
- (二) 运用协同方法深入理解“三个代表”与“三个创新”16-21
- (三) 运用协同方法考察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理念更新21-25
- (四) 运用协同方法考察政府执政理念的更新25-29
- (五) 运用协同方法考察制度创新的伦理道德基础29-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后记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梅;王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J];党史博采(理论);2011年08期
2 陈兴锐;余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重庆的伟大实践与发展创新[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1年03期
3 刘贻石;;共产党六十年执政理念的转变及发展趋势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4 陈时兴;;小额贷款公司创新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李玮;;建国以来党的执政理念演进脉络及规律探索[J];前进;2011年09期
6 张中华;;现阶段加强我国法治建设的理性思考[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陈慧林;姜红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时代创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7期
8 高新军;;“增量改革”:温岭制度创新11年不变[J];杭州(我们);2011年06期
9 孙力;;制度创新:中国道路的核心机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0 罗昆;程家福;;自主招生改革中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理论导刊;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庆美;;努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创新的能力[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正平;;大西北经济开发的关键——制度创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刘吉发;;西部观念变革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A];西部大开发与价值观念更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钟卫红;;泛珠三角区域环境合作:现状、挑战及建议[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5 赵文;;基于分工与协作的城市群制度探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侯冲;;论破产企业的创新能力[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蓉;;制度创新与生产力发展[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杜新波;;建立公司化集体土地使用制度 提高耕地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社会性协业分业”理论的耕地生产经营制度创新[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钟国伟;钟仁昌;;现代医院制度建设:城镇医疗体制改革中亟待破解的难题[A];福建省卫生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世南;执政理念要与制度创新结合[N];苏州日报;2006年
2 市委党校 孙艳;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党的执政理念[N];鞍山日报 ;2005年
3 本报评论员;政府急改四大执政理念[N];中国财经报;2004年
4 万兴亚;解决“创城”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N];长春日报;2005年
5 傅新;确立“教育是政绩”的执政理念[N];贵阳日报;2005年
6 记者 于善法 陈曦;五个结合探索制度创新[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夏长勇;制度创新:利剑是这样铸成的[N];人民日报;2005年
8 记者 鹿永建;干部怎样过节关乎执政理念[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刘宝林;从住房保障方案看制度创新[N];石家庄日报;2008年
10 ;增强因地制宜 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N];朔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书斌;中国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文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改革与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宗杰;完善我国国有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4 肖诗顺;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需求与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红丽;新疆节水生态农业系统理论与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陈天宝;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姚顺波 ;中国非公有制林业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朱斌;统筹城乡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王竹林;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宇;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军;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永亮;浅析执政理念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黄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与我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周玉辉;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田雪;邓小平执政理念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康建英;制度创新、人力资本与河北经济增长[D];河北大学;2004年
8 孙永举;金融监管制度创新与发展[D];河南大学;2005年
9 陈龙;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张文博;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及其结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协同方法在制度创新中的运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40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