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视角下印度保留政策实施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5 07:31
种姓制度作为印度的重要特征,对于印度的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种姓制度下,有一部分人被印度的普通民众歧视和压迫了许久,即印度官方定义的“落后阶层”。其中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占据绝大多数。这样的不公让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人群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难以翻身。而一个国家要得到发展则绝不可能丢下国内的任何一类人。在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为了推进国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保护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权利,实现社会公平,印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定过一系列的政策与计划。保留政策则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政策。而保留政策也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不断得到了完善。实际上,保留政策作为一项暂时性的扶助政策实行到了现在,印度各界对于其实施褒贬不一。本研究借助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以及西方主流的公平理论,以社会公平视角研究印度保留政策的事实效果,运用文献法和统计分析法,在国内外各类文献网站和数据网站上搜集资料,梳理了种姓制度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并阐述了保留政策不同阶段的不同形态及内容。本研究通过在印度各部门官方网站上搜集的数据,剖析了保留政策在为政治、教育、就业等三个层面的实施效果。保留政策在政治层面通过为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在印度中央政府...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1 种姓
2.2.2 表列部落
2.2.3 表列种姓
2.2.4 保留政策
2.2 相关理论
2.1.1 马克思社会公平理论
2.1.2 西方主流公平理论
第3章 保留政策的起源及发展
3.1 印度保留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种姓制度
3.1.1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
3.1.2 种姓制度的发展
3.2 保留政策的发展
3.2.1 保留政策的雏形—非婆罗门化运动
3.2.2 印度独立后的保留政策
第4章 政治保留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4.1 政治层面的具体体现
4.1.1 为表列种姓表列部落保留各类公职
4.1.2 设立相关执行和保护的机构
4.2 保留政策的实施效果
4.2.1 保证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的政治权利
4.2.2 表列种姓的政治人物增加
4.2.3 社会冲突增加
第5章 教育保留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5.1 教育层面的具体体现
5.1.1 教育保留政策入宪
5.1.2 实行《中央教育机构入学保留法案》
5.1.3 实行《儿童免费义务教育权利法》
5.1.4 其他教育优惠政策
5.1.5 实施各类奖助学金计划
5.2 保留政策的实施效果
5.2.1 增加表列部落及表列种姓进入高校的机会
5.2.2 缩小教育差距
5.2.3 造成“逆向歧视”
第6章 就业保留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6.1 就业层面的具体体现
6.1.1 保留公共职位
6.1.2 实施就业促进计划
6.2 就业层面的实施效果
6.2.1 就业机会增加
6.2.2 提高了落后阶层的综合实力
6.2.3 就业保留政策无法长期满足就业需求
第7章 印度保留政策的评价与启示
7.1 保留政策实施后凸显的问题
7.2 保留政策的改进要点
7.2.1 改进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认定方式
7.2.2 保证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名单的真实有效性
7.2.3 加强对于保留政策的监督
7.2.4 改进保留政策的实行方式
7.3 对于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启示
7.3.1 深化高等教育公平
7.3.2 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
7.3.3 缩小城乡差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4035389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1 种姓
2.2.2 表列部落
2.2.3 表列种姓
2.2.4 保留政策
2.2 相关理论
2.1.1 马克思社会公平理论
2.1.2 西方主流公平理论
第3章 保留政策的起源及发展
3.1 印度保留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种姓制度
3.1.1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生
3.1.2 种姓制度的发展
3.2 保留政策的发展
3.2.1 保留政策的雏形—非婆罗门化运动
3.2.2 印度独立后的保留政策
第4章 政治保留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4.1 政治层面的具体体现
4.1.1 为表列种姓表列部落保留各类公职
4.1.2 设立相关执行和保护的机构
4.2 保留政策的实施效果
4.2.1 保证表列种姓及表列部落的政治权利
4.2.2 表列种姓的政治人物增加
4.2.3 社会冲突增加
第5章 教育保留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5.1 教育层面的具体体现
5.1.1 教育保留政策入宪
5.1.2 实行《中央教育机构入学保留法案》
5.1.3 实行《儿童免费义务教育权利法》
5.1.4 其他教育优惠政策
5.1.5 实施各类奖助学金计划
5.2 保留政策的实施效果
5.2.1 增加表列部落及表列种姓进入高校的机会
5.2.2 缩小教育差距
5.2.3 造成“逆向歧视”
第6章 就业保留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6.1 就业层面的具体体现
6.1.1 保留公共职位
6.1.2 实施就业促进计划
6.2 就业层面的实施效果
6.2.1 就业机会增加
6.2.2 提高了落后阶层的综合实力
6.2.3 就业保留政策无法长期满足就业需求
第7章 印度保留政策的评价与启示
7.1 保留政策实施后凸显的问题
7.2 保留政策的改进要点
7.2.1 改进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的认定方式
7.2.2 保证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名单的真实有效性
7.2.3 加强对于保留政策的监督
7.2.4 改进保留政策的实行方式
7.3 对于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启示
7.3.1 深化高等教育公平
7.3.2 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
7.3.3 缩小城乡差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4035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4035389.html
上一篇:哈贝马斯的社会合理化思想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