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近年来,清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选用国际上公认的ICRG和CPI分别作为衡量国家清廉程度的指标,依据国际上清廉程度不同的国家1984—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发现,发达国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发展中国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经济转型速度而差异较大。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清廉 经济增长 回归分析
【分类号】:D523.4;F113
【正文快照】: 近年来,清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国外学者有关清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主要观点,可分为三种:(1)清廉不利于经济增长。Leff(1964),认为清廉在一定程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阚大学;罗良文;;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多国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0年01期
2 陈刚;李树;尹希果;;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主义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3期
3 宋艳伟;;民营经济发展与“腐败有效论”的检验[J];经济问题;2009年06期
4 姜琪;;腐败与中国式经济增长——兼论腐败治理的社会基础[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璋;陈宏伟;郭鹏;;中国经济增长与腐败的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实证视角的检验[J];财贸研究;2010年01期
2 陈艳莹;原毅军;游闽;;中国服务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因素——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3 吴一平;芮萌;;地区腐败、市场化与中国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4 陈刚;李树;;政府如何能够让人幸福?——政府质量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5 许锐翔;;中国制度改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营管理者;2013年07期
6 李后建;;经济市场化、金融发展与反腐败[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7 黄欣荣;陈卫东;刘洪铎;;转轨时期的金融深化与地区腐败——理论及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黄欣荣;陈卫东;刘洪铎;;转轨时期金融深化与地区腐败——理论及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J];长江论坛;2013年03期
9 余劲松;;收入分配、财富积累与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一个研究假说及其验证[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10期
10 陈刚;翁卫国;;外资银行降低信贷融资成本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魏锋;沈坤荣;;中国省域腐败邻居效应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陈屹立;邵同尧;;地方政府腐败会影响私人投资吗?——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陈刚;李树;;管制、腐败与幸福——来自CGSS(2006)的经验证据[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吴一平;芮萌;;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刑事犯罪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5 孙刚;陆铭;张吉鹏;;反腐败、市场建设与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6 左翔;殷醒民;潘孝挺;;财政收入集权增加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吗? 以河南省减免农业税为例[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7 王韬;鲁元平;;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8 万广华;吴一平;;司法制度、工资激励与反腐败:中国案例[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3期[C];2012年
9 张浩;李仲飞;邓柏峻;;利益同盟、腐败与高房价: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A];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经济与社会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汉霞;我国权力寻租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沈斌;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安全生产管制体制运行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3 宋建林;基于相机续约的政府间博弈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4 南旭光;腐败、银行信贷与治理方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高远;转型中国的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9年
6 马雪;晚清财政竞争与鸦片贸易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7 许瑞;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王安;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中央控制力:作用及其调整[D];山东大学;2013年
9 艾丽;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王海员;村庄民主化治理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志强;东道国腐败对FDI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刘建寿;空间异质性与空间俱乐部趋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夏继菲;政府审计与腐败治理问题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彭薇;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诱因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孙佩铭;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制度视角的解析[D];吉林大学;2013年
6 聂新沅;L市义务教育“十一五”投入分期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薛晓杰;民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D];辽宁大学;2013年
8 丁永欣;社会风险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9 张琴;我国制度转型对创业机会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10 王海波;腐败与经济增长:中国省级数据的检验[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春阳;何立新;袁从帅;;财政分权与官员腐败——基于1999-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年03期
2 于良春;杨骞;;行政垄断制度选择的一般分析框架——以我国电信业行政垄断制度的动态变迁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2期
3 胡旭阳;史晋川;;民营企业的政治资源与民营企业多元化投资——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4 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5 过勇;;经济转轨滋生腐败机会的微观机制研究——从594个腐败要案中得出的结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5期
6 陈刚;李树;尹希果;;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主义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3期
7 姜琪;;转轨期行政垄断的形成机理与改革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06期
8 宋艳伟;;民营经济发展与“腐败有效论”的检验[J];经济问题;2009年06期
9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J];经济学(季刊);2004年02期
10 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J];经济学(季刊);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经济增长8.1%动力何在[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17期
2 刘荣增,沈正平,党舫行;经济增长点概念的演变及其理论价值探讨[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1年03期
3 ;经济增长呈现六大特点[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4 徐梅;市场开放与日本经济增长[J];日本学刊;2002年01期
5 宗寒;中国经济增长的十大因素[J];理论前沿;2003年02期
6 舒义田;关注居民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学习导报;2003年12期
7 叶夫根尼·雅辛,毕洪业;俄罗斯经济增长与发展[J];俄罗斯研究;2003年01期
8 刘长庚;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J];学习导报;2004年01期
9 马春康;知识经济与经济增长[J];理论学习;2004年09期
10 ;服务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方式[J];求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5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10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王振华;美巨额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构成危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6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8 钟生坦 黄铁苗;试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祝燕君;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2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55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