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22:28
本文关键词: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研究
【摘要】:冷战结束以来,地区主义和多边合作在东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地区性的多边论坛、组织涌现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区内的经济文化联系也有所加强。在安全领域,东亚形成了“合作安全”模式,它的特点适应东亚目前的现实状况;但同时它也有其局限性,使东亚的安全合作约束力和机制化程度较低。 东亚的多边安全合作需要不断的发展和深化,这是与冷战结束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以及东亚地区自身的现实问题紧密相连的。全球化使国家之间的经济和安全都相互依存、息息相关,欧安会和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更是在安全合作方面起了一个示范的作用。冷战后东亚地区复杂、不稳定的安全状况使多边安全合作成为必要,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客观上也呼唤着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作为保障。 现有的东亚多边安全合作形式主要包括东盟地区论坛、“六方会谈”、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等,其中东盟地区论坛是最主要和最具有影响力的。近些年以它为主导所进行的东亚安全合作,被称为“软地区主义”,或地区主义的“东盟方式”。这一方面反映了东亚安全合作的独有特色,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东亚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的差距。而这种状况的形成缘于东亚地区存在的若干合作的障碍性因素,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也可能会对合作的未来发展形成挑战。 尽管存在诸多障碍,但是令人欣喜的是,东亚地区近些年也出现了很多促进安全合作发展的积极因素,使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成为可能。当然这种发展还需要各国的不懈努力。作为东亚地区的大国,中国应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和积极推动地区安全合作的发展,为新时期我国国家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东亚 多边主义 安全合作 东盟地区论坛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731
【目录】:
- 引言8-12
- 第一章 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理论解析12-22
- 第一节 地区合作相关概念和理论12-16
- 一、“地区”和“东亚地区”界定12-13
- 二、“地区主义”及其理论内涵13-15
- 三、“新地区主义”15-16
- 第二节 多边主义理论与安全合作16-19
- 一、多边主义的概念16-17
- 二、多边主义的内涵和意义17-18
- 三、多边安全机制18-19
- 第三节 “合作安全”模式的提出和发展19-22
- 一、合作安全模式的提出20
- 二、合作安全的特点20-21
- 三、合作安全模式的局限性21-22
- 第二章 东亚发展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必要性22-32
- 第一节 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全球背景22-26
- 一、全球层次和时代背景22-23
- 二、欧洲的经验23-26
- 第二节 地区层次上的现实针对性26-29
- 第三节 区域多边安全合作对于东亚的意义29-32
- 第三章 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障碍32-49
- 第一节 东亚区域多边安全合作的各种主张32-39
- 一、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提出32-34
- 二、各相关大国对于多边安全合作的看法34-39
- 第二节 东亚现有的多边安全合作安排39-43
- 一、东盟地区论坛39-41
- 二、朝核问题“六方会谈”41-42
- 三、其他多边安全合作形式42-43
- 第三节 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特点43-46
- 第四节 东亚多边安全合作存在的障碍46-49
- 第四章 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前景49-59
- 第一节 东亚发展多边安全合作的可能性49-52
- 第二节 东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的原则和政策建议52-56
- 一、东亚多边安全合作应遵循的原则52-54
- 二、发展东亚多边安全合作的建议54-56
- 第三节 中国在东亚多边安全合作中的应对56-59
- 结束语59-60
- 主要参考文献60-65
- 致谢6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衍龙;东亚安全合作模式分析[D];外交学院;2011年
2 沈鑫;第二轨道外交与东亚安全合作[D];暨南大学;2009年
3 成克龄;和谐世界思想与东亚安全合作战略[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69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669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