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社会资本视域下美国社区公民参与的衰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为中心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8 23:19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视域下美国社区公民参与的衰落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为中心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 社会资本 公民参与 社会联系


【摘要】:20世纪后期,由于经济压力、城市扩张、电子娱乐、代际更替等原因,美国的社会资本不断流失,社区参与持续衰减。这将对美国的教育、社会安全、公共健康、经济发展以及民主政治带来深远的不利后果。为拯救美国的公民社会,美国人必须对教育、工作场所、城市规划、宗教、通讯技术和政府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增加社会资本的储备,增进美国人的社会联系和公民参与。虽然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美国差距甚远,但美国创造社会资本、振兴社区公民参与的举措对中国的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社区 社会资本 公民参与 社会联系
【基金】: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2013-SDSG-11)
【分类号】:D669.3;D771.2
【正文快照】: 罗伯特·帕特南是当代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理论兴趣广泛。除了关注政治学理论之外,他还持续关注社会理论。在其代表作《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中,帕特南运用社会资本理论深刻剖析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社区公民参与走向衰落的趋势、原因、后果,提出了拯救美国社区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侃侃;王兴中;;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J];地理科学;2012年09期

2 李登芳;政府信用建设述要[J];行政论坛;2003年01期

3 李艳霞;;公民资格视域下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历史与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4 徐君;;街政治理创新的公民参与机制——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卫卿;刘倩;;民主政治视阈下当代公民教育的价值维度[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2 齐骥;;国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借鉴与思考[J];城市观察;2013年03期

3 齐骥;;我国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和治理——以国际经验为视角[J];发展研究;2013年08期

4 李晓丽;;浅谈乌鲁木齐市社区发展与规划[J];才智;2013年11期

5 章青;;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我国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时代教育;2013年23期

6 孔翔;;新城市主义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启示价值[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叶飞;;公民身份认同与公民教育理念的嬗变[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8 严云华;覃业健;万铀能;;政府信任与公民信任良性互动思考[J];理论月刊;2006年10期

9 林胜;;侨乡社会公民参与要素研究——以福建C村G炼油厂事件为例[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年01期

10 傅梅;;试论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教育的特征及价值追求[J];学理论;2015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侃侃;郭文炯;;城市转型中的单位社区化特征[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唐雪漫;政府信用理论与我国信用政府的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吕催芳;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栗蕊蕊;社会文化变迁中公民教育的本土演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英杰;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取向发展及其现实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戴道昆;美国大众媒介政治社会化功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刘军;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桔;试论我国法治进程中诚信的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振华;政府诚信问题的经济学透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俊梅;当代中国政府信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裘铮;论政府信用及其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5 尹凤姣;论转型社会中的政府信用建设[D];中南大学;2005年

6 匡娉婷;关于加强我国政府信用建设的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王雅辉;试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的诚信缺失与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8 王永强;论证府信用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张存如;政府诚信及评价指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巨生良;甘肃欠发达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民信任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奚汀;;国内“新城市主义”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2 丁文静;;新城市主义的人本理念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城市问题;2006年03期

3 唐相龙;;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之解读[J];城市问题;2008年01期

4 杨东峰;毛其智;龙瀛;;迈向可持续的城市:国际经验解读——从概念到范式[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1期

5 高莉洁;崔胜辉;郭青海;石龙宇;;关于可持续城市研究的认识[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0期

6 梁进社;;地理学的十四大原理[J];地理科学;2009年03期

7 王立;王兴中;;城市社区生活空间结构之解构及其质量重构[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8 吴启焰;;新自由主义城市空间重构的批判视角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9 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的建构[J];东南学术;2006年04期

10 邢箴;冷方兴;;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以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峰;新城市主义理论与社区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翁亮;我国新都市主义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16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816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9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