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8:04

  本文关键词: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美国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服务型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当前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文化价值目示,也是当前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课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服务业建设急需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保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向广大人民输送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平台,更是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过程,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研究美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先进经验有助于建设与完善我国亟待改革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和充分调动第三方部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有利于让政府财政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政府改善公共管理与转变职能可以从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具体尝试中体现出来。通过对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我国要不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体制,逐渐改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同时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国外形势下,各种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实现跨越式飞跃,亟需借鉴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从中获得启发。新一届政府务实求真,注重科学的决策行为,鼓励民间组织建设,这也是为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最佳时机。本文主要从研究美国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开展与施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安排与管理机制来为中国类似制度的可行性提供经验。以纽约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典型案例进行重点分析,借鉴其成功经验,探讨建设一条适合我国本土体制和国情的独立发展路径。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美国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77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一、绪论10-16
  • (一)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11-13
  • 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11-12
  •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2-13
  • (三) 研究方法13-14
  • 1. 文献研究13-14
  • 2. 案例分析法14
  • 3.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14
  • (四) 论文的思路与结构14-16
  •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16-23
  • (一) 公共文化服务概述16
  • (二)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性16-17
  • (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要17-23
  • 1. 种类特征17-18
  • 2. 财务机制18-20
  • 3. 公民参与20-21
  • 4. 管理方式21-23
  • 三、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23-27
  • (一) 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23
  • (二) 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政策与管理模式23-27
  • 1. 种类特征23-24
  • 2. 财务机制24-25
  • 3. 公民参与25
  • 4. 政府管理25-27
  • 四、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典型案例分析——以纽约市为例27-32
  • (一) 纽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况27
  • (二) 纽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优势与可行性27-32
  • 1. 以政府为主导、充分激发第三部门的功能27-28
  • 2. 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丰富,服务效果显著28-29
  • 3. 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机制成熟,专业化水平高29
  • 4. 完善的法律政策与精简的文化管理机制29-30
  • 5. 建立切实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评评价制度30-32
  • 五、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32-40
  • (一)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况32-33
  • (二)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的弊端与不足33-35
  • 1. 社会参与度不高33
  • 2. 市场化程度不高33
  • 3. 服务总量不足33-35
  • 4. 资金投入不足35
  • (三) 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35-40
  • 1. 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35-36
  • 2. 积极进行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化探索36-37
  • 3. 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37
  • 4. 增加财政投入总量,灵活财政资金投入机制37-38
  • 5.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成宏;;对和谐社会文化公平的思考[J];唯实;2009年01期

2 杜建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政策;2012年05期

3 杨惠芳;刘芳彬;;试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当代文化建设的价值目标[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金家厚;;公共文化需求新特征与新趋势[J];党政论坛;2009年05期

5 吴解生;;和谐文化与文化创新的使命[J];党政论坛;2009年10期

6 孟宪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论析——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认识[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7 ;创新体制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J];新长征;2012年05期

8 舒刚;;文化发展的三个关键词[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年11期

9 宋伟芳;;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公平的历史考察[J];学理论;2014年01期

10 董恒宇;;中国文化在新世纪的价值与使命[J];群言;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延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实现文化公平的三个着力点[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2 黄延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野下实现文化公平的三个着力点[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3 鄂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现状与保障[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4 谢振红;;论北海文化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北海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特约编者按:文化自信心与学术创新力[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超 张小平;文化公平:终点在“和而不同”[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2 黄中骏;切实推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让人人都享受公共文化的阳光[N];光明日报;2010年

4 巫春云;把握“关键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江淮时报;2011年

5 伊春市伊春区区长 张作霖;让每个公民都能共享文化阳光[N];伊春日报;2011年

6 贺云翱;文化的认同与传承[N];科学导报;2012年

7 主讲人 南京大学文化与遗产研究所所长 贺云翱;经济上去了,,文化掉链子会影响幸福感[N];新华日报;2012年

8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杨志今;在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N];中国文化报;2012年

9 中共广东省东莞市委书记 徐建华;倾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人民日报;2014年

10 杨帆 薛新会;石嘴山市:倾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N];中国文化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鹤云;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2 孔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政府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0年

3 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芳;和谐社会视域下文化公平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佳;我国城乡公共文化共给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黄洁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社敏;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政府与市场[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宋伟芳;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文化公平的历史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6 尚志华;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彪;浙江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俞静月;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冯川川;西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10 肖婷;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64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864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9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