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西方政治论文 >

谈族裔研究的维度

发布时间:2017-09-17 00:07

  本文关键词:谈族裔研究的维度


  更多相关文章: 族裔 多元主义 身份


【摘要】: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少数族裔是其国家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族裔问题也自然成为美国历史中重要议题之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少数族裔更加活跃使得美国社会逐渐走向多元化,族裔问题也再次被推倒风口浪尖,针对族裔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并涉及经济、政治、人文等多个研究领域,呈现出多维度解读的特点。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族裔 多元主义 身份
【分类号】:D771.2
【正文快照】: 美国的历史是一部移民史,当欧洲人第一次踏上美洲大陆遭遇印第安人时,这部历史便拉开序幕。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涌向美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他们在美国定居生活,日渐融入美国的文化和生活,丰富建构了美国的国家面貌。也正因如此,我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菲律宾国父黎刹族裔首次回乡谒祖[J];八桂侨史;1999年02期

2 ;美国各个族裔的区域分布和职业情况[J];世界博览;2013年04期

3 施琳;;论美国族裔问题研究——理论综述与发展前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02期

4 荣筱箐;;我在美国说相声[J];人民文摘;2009年09期

5 ;加拿大华人近百万[J];八桂侨史;1996年01期

6 玛丽塞·波特文;朱世达;;在加拿大反歧视政策中族裔出身和“种族”统计的作用[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7 王建华;黄一超;张丽娟;;论美国族裔关系调控的价值取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朱锡强;张芬梅;;中国“火凤凰”——美国各族裔中的华裔[J];中国民族;1992年11期

9 赵文嘉;;南非弱势族裔优待政策刍议——以美国少数族裔优待政策为参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4期

10 姬虹;;美国人口族裔构成的变化与2012年大选——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说起[J];当代世界;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施琳;马迎雪;;当前美国的族裔冲突及其多样化应对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杜枫;李志刚;;中国城市的非洲族裔区经济:以广园西路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 泓;美国的族裔格局与族裔政策刍议[N];学习时报;2005年

2 施琳 马迎雪;美国是如何处理族裔冲突的[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一娴;正确对待族裔身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4 王悠然 编译;新西兰族裔间不平等状况加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施琳(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人的族裔观[N];中国民族报;2001年

6 田建明;回避“民族”的美国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高原;糖尿病高发族裔祸首并非遗传[N];人民日报;2007年

8 刘力达;法兰西:“隐性”的民族与“显性”的民族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赵琼;谁动了我的课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华媒吁联手抗争“逆向歧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爱民;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远;散居族裔对原居国外交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2 程云凤;城市多族裔共存视角下的新加坡住房民族一体化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杨玉萍;非白族裔文化身份的困境与追求—对扎迪·史密斯三部小说的解读[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郑毅;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梦娜在希望之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潘睿;超越族裔性:李立扬诗歌的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6 赵明利;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族裔身份:任碧莲作品《爱妻》的多元文化解读[D];厦门大学;2007年

7 叶珍;非白人文学母女写作中的族裔文化认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嫣然;挣脱族裔枷锁 展现多元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屈郡;价值转变、中心消解和成功皈依[D];武汉大学;2006年

10 彭薇;主人公身份的回归[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6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866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f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