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
本文关键词:冷战后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东北亚安全格局 地区安全 美国政策 朝核问题
【摘要】: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安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成为大国力量角逐、寻求新平衡的热点区域。现今的东北亚是世界大国战略利益的交汇区,这里汇集了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四大国的利益,同时也是韩国、朝鲜等中小国的利益交汇区。从地理上看,美国并不是一个东北亚国家,但它在东北亚地区存在巨大的利益。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介入了几乎所有重要的东北亚安全事务,并在其中扮演某种关键性的角色。 本文以冷战后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冷战后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东北亚安全格局形成的概述及冷战前后东北亚安全格局演变的对比,从而对东北亚地区安全现状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其次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美国东北亚安全政策的演变,并具体分析了美国对东北亚国家的政策;再次,运用个案分析法结合地区安全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以朝核问题为例分析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 最后得出结论,目前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各种因素中,美国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其对东北亚地区事务的深度介入,已经严重干涉了区域内主权国家的内政,影响了区域内国家之间的正常关系,激化了本地区的焦点问题,对区域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危害。准确分析美国因素在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作用对于把握美国与东北亚各国的双边关系和今后走向,以及对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构建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东北亚安全格局 地区安全 美国政策 朝核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731;D87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序言9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意义10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3 研究的理论视角11-12
- 4 研究的主要方法12-13
- 5 基本思路13-15
- 第一章 冷战后的东北亚安全格局15-22
- 1.1 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形成15-16
- 1.2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格局的演变16-19
- 1.2.1 冷战期间的东北亚多边安全格局16-17
- 1.2.2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格局的演变17-19
- 1.3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安全特点19-22
- 1.3.1 朝核问题的敏感性19
- 1.3.2 地区安全的多边性19-20
- 1.3.3 安全结构的复杂性20
- 1.3.4 多边安全中美国因素的重要性20-22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对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政策22-39
- 2.1 美国的对俄政策22-25
- 2.1.1 老布什政府时期22-23
- 2.1.2 克林顿政府时期23
- 2.1.3 小布什政府时期23-24
- 2.1.4 奥巴马政府时期24-25
- 2.2 美国的对日政策25-28
- 2.2.1 老布什政府时期26
- 2.2.2 克林顿政府时期26-27
- 2.2.3 小布什政府时期27
- 2.2.4 奥巴马政府时期27-28
- 2.3 美国的对朝政策28-30
- 2.3.1 老布什政府时期28-29
- 2.3.2 克林顿政府时期29
- 2.3.3 小布什政府的时期29-30
- 2.3.4 奥巴马政府时期30
- 2.4 美国的对韩政策30-33
- 2.4.1 老布什政府时期31
- 2.4.2 克林顿政府时期31-32
- 2.4.3 小布什政府时期32
- 2.4.4 奥巴马政府时期32-33
- 2.5 美国的对华政策33-39
- 2.5.1 老布什政府时期33-34
- 2.5.2 克林顿政府时期34-35
- 2.5.3 小布什政府时期35-36
- 2.5.4 奥巴马政府时期36-39
- 第三章 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以朝核问题为例的分析39-48
- 3.1 朝核问题的产生是美国对朝政策的结果39-44
- 3.1.1 冷战时期美国的对朝政策39-40
- 3.1.2 冷战后初期美国对朝政策与第一次朝核危机40-41
- 3.1.3 小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与第二次朝核危机41-42
- 3.1.4 小布什政府对朝政策的反复与第三次朝核危机42-44
- 3.2 朝核问题的症结是美国长期敌视朝鲜的立场44-45
- 3.3 朝核问题的解决受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牵制45-48
- 3.3.1 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45-46
- 3.3.2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对朝核问题的影响46-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52-53
- 后记53-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易;;克林顿与小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差异及原因探析[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2 张林,黄湛;论甲午战争前后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贾春阳;;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新态势与中美关系[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李家成;;以谈促变:克林顿政府对朝政策回顾与评估[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刘鸣;;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构想与问题[J];东北亚论坛;2009年04期
6 黄登学;;论奥巴马政府对俄政策调整的原因及俄美关系前景[J];东北亚论坛;2011年02期
7 金强一;美日东北亚区域战略与朝鲜半岛问题[J];当代亚太;2004年09期
8 于迎丽;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合作[J];国际观察;2004年06期
9 时永明;亚太安全中的矛盾与合作[J];国际问题研究;1997年03期
10 倪霞韵;;美国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的设想[J];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江华;冷战后中美东北亚安全政策与东北亚地区的安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侯海生;冷战后东北亚多边安全的特点及中国外交战略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守军;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前瞻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弘国;美国的全球战略与朝鲜半岛政策[D];延边大学;2007年
5 孙晓东;日美同盟的新定位与东北亚安全[D];延边大学;2007年
6 乌仁图雅;朝核问题中的中美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舒;美国对朝政策与朝核问题[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金海斌;冷战后美国对华外交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6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91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