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宋辽文化交流的考古学观察——以宣化辽墓的考古发现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10-13 20:39

  本文关键词:宋辽文化交流的考古学观察——以宣化辽墓的考古发现为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宣化辽墓 考古学 宋辽文化交流


【摘要】:考古发现揭示,聚族而葬且形制多样的宣化辽代家族墓地体现了中原汉民族传统的葬俗及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常见的墓葬构筑形式。宣化辽墓的墓葬结构及墓葬形式演变规律与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墓葬极度相似,均为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墓室平面经历了从方形、圆形向多角形的转变。宣化辽墓丰富的壁画装饰从不同方面印证了汉与契丹文化的交流与混融,散乐图的内容是中原王朝宫廷雅乐的具体再现,车马出行图是汉与契丹文化交融的实例,备茶图则是汉民族生活习俗的生动再现。壁画中契丹人与汉人协同劳作与和睦相处的画面,反映了汉与契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宣化辽墓随葬品丰富,很明显采用了厚葬的形式,这与中原地区宋墓采用薄葬差异明显,但墓葬中出现了产自中原地区的瓷器,反映了宋辽两地经贸往来的历史事实。墓志铭记载宣化辽墓主人张氏家族与契丹皇族耶律氏通婚,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契丹人对汉文化的高度认同。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宣化辽墓 考古学 宋辽文化交流
【基金】: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中原考古”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CXTD-01) 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河南现存宋金元碑刻研究”
【分类号】:K878.8
【正文快照】: 历史上的宣化府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五代归辽之前一直归属中原汉政权及汉文化的统御之下。会同元年(938年)石敬瑭割让幽(今北京)、云(今大同)等十六州给契丹,其中就包括今宣化所在的武州。后来契丹改武州为归化州,有辽一代,宣化始终是归化州的州、县治所,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本钧;;浅析“宣化辽墓星象图”——论中西文化的汇通与融合[J];书画世界;2011年03期

2 杨晶;辽墓初探[J];北方文物;1985年04期

3 李萃萃;;从辽墓壁画论契丹社会生活中的居住与出行文化[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张国庆;于航;;辽代丧葬礼俗:生者为亡者镌志刻幢——以辽代石刻为史料[J];东北史地;2009年01期

5 郑滦明;关于辽墓“出行图”的考证[J];华夏考古;2004年04期

6 冯恩学;;辽墓反映的契丹人汉化与汉人契丹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7 刘未;;辽代契丹墓葬研究[J];考古学报;2009年04期

8 刘天琪;;略论隋唐十二生肖墓志的起源与装饰风格[J];美苑;2009年02期

9 张鹏;;妇人启门图试探——以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J];民族艺术;2006年03期

10 张丽华;十二生肖的起源及墓葬中的十二生肖俑[J];四川文物;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夏宇旭;;浅析辽代农业科学发展状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3 赵连稳;;北京古代历史特征[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郭海东;;论明代华北妇女贞节观的发展与嬗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联;;清初统治者民族心理探求[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徐洁;秦世强;;辽代国家祭礼的草原文化特质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钱俊岭;;《辽史》中的妇女形象[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王成国;唐代渤海国姓氏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9 孙f ;;细论五代武力集团义亲关系[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10 廖寅;;宋琪与宋太宗朝政治散论[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金波;白滨;;莫高窟、榆林窟西夏文题记研究[A];西夏学(第二辑)[C];2007年

2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尹钧科;;永定河流域的古都城、古城堡文化[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4 张云涛;;从戒台寺石刻看其宗教的历史地位与传承[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永定河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孟广耀;;乌古敌烈部的经济状况及社会性质[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6 张云涛;;试论潭柘寺宗教与传承[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7 郭超;;浅谈北京古都中轴线的发展历程及其保护[A];北京学研究2012: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C];2012年

8 赵联赏;;朱元璋对明代冕服制度的影响[A];明太祖与凤阳[C];2009年

9 杨赛;;中国音乐美学范畴及其理论体系[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10 邓志伟;;孟子的同心观[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孙昊;女真建国前社会组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西亚;金代图书出版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郑炜;北宋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贾海建;神怪小说与山岳信仰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宇;中国建筑思想中的音乐因素探析[D];天津大学;2009年

9 解丹;金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及其空间规划布局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龚光明;中国古代害虫观念与防治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一;契丹西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启慧;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宇;“八王书院”状元肖像壁画绘制技法与保护方案探析[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6 张毅;宋元时期山东地区的矿冶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丹丹;唐代墓室壁画禽鸟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史铭琦;阜新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志伟;辽代华严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王尚;金代招讨司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景平 ,冯永谦;辽代梁援墓志考[J];北方文物;1986年02期

2 项春松;内蒙古翁牛特旗辽代广德公墓[J];北方文物;1989年04期

3 林树山;东后贝加尔地区的室韦文化源流及其成份[J];北方文物;1989年04期

4 项春松;;内蒙古赤峰郊区新地辽墓[J];北方文物;1990年04期

5 张国庆;辽代契丹人的交通工具考述[J];北方文物;1991年01期

6 云瑶 ,日平;黑龙江省大庆市沙家窑发现的辽代墓葬[J];北方文物;1991年02期

7 项春松;赤峰市郊区发现的辽墓[J];北方文物;1991年03期

8 武玉环;略论辽代契丹人的衣食住行[J];北方文物;1991年03期

9 木易;辽墓出土的金属面具、网络及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1993年01期

10 邹向前;黑龙江省龙江县鲁河新丰砖厂辽墓[J];北方文物;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迎红;任秀侠;;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收藏的一套辽代彩绘木椁[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五辑[C];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泉;;宣化辽墓“备茶题材”考[J];华夏考古;2006年01期

2 赵本钧;;浅析“宣化辽墓星象图”——论中西文化的汇通与融合[J];书画世界;2011年03期

3 郑滦明;宣化辽墓“妇人启门”壁画小考[J];文物春秋;1995年02期

4 陶宗冶;刘海文;;从宣化辽墓到草原茶叶之路[J];农业考古;2012年05期

5 文敏;;《宣化辽墓——1974~1993年考古发掘报告》简介[J];考古;2002年08期

6 王玉冬;;现代学术与中国艺术史——评李清泉《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J];美术研究;2010年01期

7 夏鼐;;从宣化辽墓的星图论二十八宿和黄道十二宫[J];考古学报;1976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026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26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e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