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定陶城历史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4 08:08
本文关键词:明清时期定陶城历史地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时期 定陶城 城池形态 建筑布局 历史文化遗迹 城市建设
【摘要】:定陶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地区中部,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经济都会,曾有“天下之中”的美誉。秦汉以后逐渐衰落,成为一个普通的县城。近年来,定陶县政府打出“千年古县”的旗号,不断调整、完善发展战略,定陶县的知名度逐渐提高。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定陶属于中小城市,对其研究具有典型意义。但是,定陶故城在元朝末年被黄河淹没,明代才重新建城。明代以前编修的《定陶县志》全部散佚,有关元代以前定陶城的记载零散地分布在一些文献之中。有鉴于此,笔者以明清时期定陶城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明清时期定陶城的演变,旨在彰显定陶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其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 定陶境内平缓的地形、丰富的水源和温暖湿润的气候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这就为城市的起源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定陶城作为定陶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政治地位、经济条件和交通优势维持了定陶城的持续发展。 就城池形态来说,明清时期定陶城池的演变具有以下规律:战乱是定陶城池修葺、加固的重要前提。清代定陶城的城市设施与明代相比要相对完善一些,,不过基本格局没有变化。城内街道布局方面,道路明显增加,路网不断完善。 从定陶城的行政设施、宗教设施以及其他设施的演变来看,明清时期定陶城城市设施变更缓慢、建筑布局呈现出无秩序性等特征。明代定陶城内空间形态格局基本奠定,清代定陶城的城市功能基本完善。 结合近年来定陶县的发展和当前城市化的进程来看,笔者认为:定陶城未来发展应该将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城市开发保护管理机制,促进定陶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明清时期 定陶城 城池形态 建筑布局 历史文化遗迹 城市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8.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选题缘由9
- 1.2 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方法11-12
- 1.4 研究意义12
- 1.5 创新与不足12-14
- 第2章 定陶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14-23
- 2.1 自然地理环境14-19
- 2.1.1 地形14-16
- 2.1.2 河流16-18
- 2.1.3 气候18-19
- 2.2 人文地理因素19-23
- 2.2.1 政治因素19-20
- 2.2.2 经济因素20
- 2.2.3 交通因素20-23
- 第3章 明清时期定陶城重建和城池形态演变23-37
- 3.1 定陶县历史沿革23-30
- 3.1.1 行政建置沿革23-26
- 3.1.2 元代以前的定陶城26-29
- 3.1.3 明代定陶城的重建29-30
- 3.2 明清时期定陶城池形态演变30-37
- 3.2.1 城池形态演变30-34
- 3.2.2 街道布局34-37
- 第4章 明清时期定陶城建筑布局及其演变37-60
- 4.1 行政设施37-43
- 4.1.1 县署37-41
- 4.1.2 仓S
本文编号:1029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2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