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云南宁蒗县泸沽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4:03

  本文关键词:云南宁蒗县泸沽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泸沽湖 传统村落保护 持续发展


【摘要】:泸沽湖摩梭传统村落作为人类最后一个母系氏族婚姻形式“活化石”的载体,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历史遗存,通过调查研究宁蒗县永宁乡落水、里格村的旅游开发与发展,证实两村落民族文化传统的本来面貌正逐渐退化、消失,并正在被浓重的商业气息所掩盖和取代;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发展模式雷同化,丧失了原有独特风貌特征。任其发展下去,落水、里格村将成为我国每天消失的100个传统村落中的一个。因此对其实施保护和研究势在必行。 通过对泸沽湖传统村落布局以及建筑样式等要素的初步分析,得出村落与建筑形式属于因地制宜的散点布局与围合式院落,其建筑以井干式为主。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落水、里格村建筑日趋密集,为迎合游客需求而兴建的人造景观应运而诞生,这些与传统村落风貌格格不入。如何在不损其传统村落原有面貌的基础上,进行有序合理的开发已成为当下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落水、里格村目前受到旅游业发展的冲击,使原有传统村落风貌的形态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有悖于国家住建部关于保护传统村落的要求,也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对于摩梭传统村落与文化的流失,首先应采取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通过理论宏观指导、引导保护,技术操指导,促进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合理借鉴“丽江模式”、“安缦法云”模式,最终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指导泸沽湖地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通过论文的分析,得出以下的结论: (1)政府主导保护工作,出台相关政策保护传统村落,引入多方势力给予帮助; (2)对严重破坏村落风貌的建筑予以恢复、拆除、替换; (3)开发过程中需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方式; (4)加强、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摩梭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志愿者”“守护神”; (5)借鉴“丽江”“安缦法云”模式中摩梭传统村落发展可汲取的精华要素,用以指导摩梭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泸沽湖 传统村落保护 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8
【目录】:
  • 摘要4-5
  • 英文摘要5-10
  • 1 绪论10-13
  • 1.1 研究的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10-11
  • 1.3 研究意义11
  • 1.4 研究的内容和范围11
  • 1.4.1 研究的内容11
  • 1.4.2 研究的范围11
  • 1.5 研究的方法11-13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3-23
  •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3
  •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3-23
  • 2.2.1 摩梭村落形成的自然因素13-14
  • 2.2.2 摩梭村落形成的社会因素14-15
  • 2.2.3 摩梭村落选址原则15-16
  • 2.2.4 摩梭村落布局特征16-17
  • 2.2.5 摩梭传统民居建筑特征17-23
  • 3 泸沽湖区域概况23-28
  • 3.1 地理与自然概况23-24
  • 3.1.1 地理23-24
  • 3.1.2 气候24
  • 3.1.3 资源24
  • 3.2 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24-26
  • 3.2.1 摩梭人族源24
  • 3.2.2 宗教信仰24-25
  • 3.2.3 风俗习惯25-26
  • 3.3 摩梭人文化传统26-28
  • 4 摩梭典型传统村落案例研究28-49
  • 4.1 案例一落水村28-40
  • 4.1.1 “散点”和“拥挤”的布局形态28-30
  • 4.1.2 “曲线”与“直线”的道路30-31
  • 4.1.3 “单一”与“多样”的功能分区31-32
  • 4.1.4 围合院落的“保留”与“走样”32-34
  • 4.1.5 传统材料、结构的“运用”与“发展”34-36
  • 4.1.6 民居构件的“沿袭”与“改变”36-40
  • 4.2 案例二里格村40-49
  • 4.2.1 “杂乱”的布局形态40-42
  • 4.2.2 “直线” +“曲线”的道路42
  • 4.2.3 “混乱”的功能分区42-43
  • 4.2.4 围合院落的“变形”43-45
  • 4.2.5 传统的材料与结构的“颠覆”45-46
  • 4.2.6 民居构件的“革新”46-49
  • 5 摩梭传统村落原风貌缺失和消亡的历史原因49-51
  • 5.1 社会经济的发展49
  • 5.2 旅游的过度开发49
  • 5.3 观念的改变49
  • 5.4 都市时尚文化的冲击49-51
  • 6 摩梭传统村落的保护措施51-64
  • 6.1 政府主导,出台政策支撑51-53
  • 6.1.1 加强政府的监督与执行51
  • 6.1.2 经营者的义务与责任51-52
  • 6.1.3 各方势力加入保护52
  • 6.1.4 旅游的适度开发52-53
  • 6.1.5 弘扬与挖掘传统文化53
  • 6.2 技术层面的整体操作53-61
  • 6.2.1 保护摩梭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53-55
  • 6.2.2 汲取传统摩梭建筑样式55-56
  • 6.2.3 纳取传统摩梭建筑构件要素56-58
  • 6.2.4 吸收传统摩梭建筑结构58-59
  • 6.2.5 保护前后经济技术参数59-61
  • 6.3 效仿模式61-64
  • 6.3.1 “丽江”模式61-62
  • 6.3.2 “安缦法云”模式62-64
  • 7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68
  • 个人简介68-69
  • 导师简介69-70
  • 致谢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文兵;;国外传统村落旅游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2期

2 赵西平,刘加平,尚建丽,赵方周;云南彝族传统民居构造技术[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043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43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f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