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皖北汉画像石综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07:10

  本文关键词:皖北汉画像石综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皖北汉画像石 年代分期 雕刻技法


【摘要】:画像石是附属于墓室与地面祠堂、阙等建筑物上的雕刻装饰,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因为是刻在石材上面的画,故称为画像石。画像石是汉代的石刻艺术,与墓葬及丧葬习俗是相联系的,主要用于地下的砖石墓室、石棺椁及地面上与墓葬有关的祭祀建筑的装饰。汉画像石兴于西汉中晚期,盛行于东汉中晚期,大致衰落于东汉末期,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皖北地区汉画像石作为画像石发现的一个集中地区,主要是指淮北市、濉溪县、毫州市、宿州市、泗县、灵璧县、定远县等地区。自汉代画像石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和对画像的释读,从金石学到考古学、从临摹著录到解读研究,对汉画像石的研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作为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汉代画像石具有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是汉代人祈求长生,祈福攘灾,表达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反映了汉代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而且反映了儒道思想、民间通俗信仰、原始宗教意识,民俗等内容,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本文从皖北汉画像石的研究概况、起源与历史背景、汉画像石种类与分期、题材内容和雕刻技法这六个方面入手,每个部分下设小课题,分类讨论了皖北汉画像石的文化内涵,试图勾勒出皖北汉画像石的基本轮廓,并最终得出皖北汉画像石的几个重要特点。皖北汉画像石作为记录皖北地区社会生活、风俗文化、艺术风格、神话传说的载体,蕴含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除了对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可以对应论证的地下材料,还可以为医学、农业生产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变化提供客观的实物证据。 作为汉代艺术的杰出代表,汉代画像石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汉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也无比重要,汉画开启了造型艺术的先河,不仅对汉代的雕塑、彩绘壁画等艺术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更对魏晋南北朝的画风产生卓越的影响。在新的跨学科、多专业交叉的研究方法体系下,皖北汉画像石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史料价值、审美情趣必将引起对汉文化研究的高潮。
【关键词】:皖北汉画像石 年代分期 雕刻技法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879.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第一章 绪论8-12
  • 一、研究的意义8-9
  • 二、研究的现状9-10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0-11
  • 四、研究的目的11-12
  • 第二章 皖北汉画像石的发现及研究概况12-19
  • 一、金石学视角下的汉画像石研究概况12-13
  • 二、考古学视角下的汉画像石研究概况13-16
  • (一) 20世纪前半段的汉画像石研究概况13-14
  • (二) 20世纪后半段的汉画像石研究概况14-16
  • 三、皖北汉画像石的发现及研究概况16-19
  • (一) 汉画像石墓葬的调查、发掘及整理16-17
  • (二) 皖北汉画像石相关研究的概况17-19
  • 第三章 皖北汉画像石的起源19-25
  • 一、皖北汉画像石起源的地理因素19-20
  • 二、皖北汉画像石产生的政治经济因素20-22
  • 三、皖北汉画像石起源的文化因素22-24
  • 四、其他因素的影响24-25
  • 第四章 皖北汉画像石的种类与分期25-39
  • 一、石棺画像石25-26
  • 二、墓葬画像石26-33
  • (一) 早期阶段(西汉中晚期——新莽时期)27
  • (二) 晚期阶段(新莽时期——东汉晚期)27-28
  • (三) 墓葬类型28-33
  • 三、石祠画像石33-38
  • (一) 单开间平顶式33-34
  • (二) 单开间悬山式34-35
  • (三) 单开间抱鼓石式35-38
  • 四、石阙画像石38-39
  • 第五章 皖北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和题材39-61
  • 一、皖北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39-47
  • (一) 线刻类40-45
  • (二) 浮雕类45-47
  • 二、皖北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47-61
  • (一) 社会生活类48-55
  • (二) 神鬼祥瑞类55-59
  • (三) 历史故事类59-60
  • (四) 图案花纹类60-61
  • 第六章 总结61-64
  • 参考文献64-68
  • 附录68-69
  • 致谢69-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向阳;;南阳麒麟岗汉画像石墓祥瑞画像造型图考[J];农业考古;2011年04期

2 刘芳;;汉画像折射出的宗教信仰探析[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项晓乐;;论汉画像石艺术的精神价值[J];美术界;2011年07期

4 籍晓蕊;;两汉画像石题材内容综述[J];殷都学刊;2011年03期

5 林征;李妮;;画像石及其艺术特色——浅析徐州汉画像石及其艺术特色[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6 杨絮飞;;汉画像石的色彩造型特征[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陆彬;;以无声的石头刻画有声的音乐——从汉画像石看石刻表演艺术[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8 郑燕欣;;南阳汉画像石中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神州;2011年14期

9 黄宛峰;;艺术教育 贵在情真——论汉画像石孝子图的特色[J];美育学刊;2011年04期

10 卢星;杨金萍;;汉画像石中龟的阴阳交通意象[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峰;曾宪波;;试析汉画像中的宗布神[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闪彬;;浅论汉画像石的彩绘现象[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永德;;淮北汉画像石综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加军;;论山东枣庄汉画像石艺术表现形式[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金爱秀;;汉画像的创作心理[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瑞峰;;从汉画像石看汉代的阴阳观[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爱国;;山东汉画像石上孔门弟子图的启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芬;;从汉画像石看南阳汉代社会风俗[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立光;;汉画像中的儒家思想浅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波;;被遗忘的色彩——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讨[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俐;让汉画像石为奥运服务[N];北京日报;2003年

2 孙茂洪;汉画像石中的车与桥[N];中国交通报;2003年

3 廖静好;山东汉画像石[N];中国文物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高云天;精彩的巡展 石上的史诗[N];徐州日报;2010年

5 朱绍鸿;如何拓印不同雕刻技法的汉画像石[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高云天;用文物复原鲜活的汉朝[N];徐州日报;2011年

7 马秀涟;汉画像石看徐州[N];中国煤炭报;2000年

8 李振霞;从汉画像石看睢宁汉文化[N];新华日报;2007年

9 廖静好;太华夜碧人间清钟[N];中国旅游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刘苏;大汉王朝的史上史诗[N];徐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旭;自由观看[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赵新平;汉马图像形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汪小洋;汉画像石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6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D];东南大学;2005年

8 赵晨;汉代画像艺术的“叙事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刘海宇;山东汉代碑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过文英;论汉墓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神话[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秀明;晋西与陕北汉画像石承传关系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博;豫鲁苏皖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初探[D];郑州大学;2011年

3 贾玉洁;山东汉画像石构图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董珊珊;汉画像石装饰艺术对当代壁画创作的借鉴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

5 李江伟;汉画像石历史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孔珂;皖北汉画像石综合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谢萌;试析汉画像石的绘画性语言[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8 王静;陕北汉画像石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9 韩炜炜;河南汉画像石和画像砖墓神话类形象解析[D];郑州大学;2012年

10 邢鹏飞;南阳汉画像的空间表现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53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53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