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吐蕃佛教摩崖造像背景初探
本文关键词:藏东吐蕃佛教摩崖造像背景初探
【摘要】:近年来相继在藏东地区发现了一批吐蕃时期的佛教摩崖造像遗存,其石刻题记提供了有关造像工程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根据石刻题记可知,这些造像工程的组织者为吐蕃著名高僧郭·益西央。在题记中,除了强调"为愿赞普之功德与众生之福泽,书此佛像与祷文"的宗教目的,还提到"初与唐会盟时"这一历史背景。由此推测,这批造像很可能是在吐蕃与唐积极酝酿再次会盟的历史背景之下,益西央僧团为配合和促进唐蕃之间的友好会盟而刻写的石刻,其核心价值在于"以佛证盟"。这类石刻与吐蕃王朝为纪念会盟而开凿的石窟、建立的佛寺、树立的兴佛证盟石碑等可能均具有相同的性质。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关键词】: 唐蕃会盟 佛教石刻 吐蕃佛教
【分类号】:K879.3
【正文快照】: 随着西藏文物考古工作的进展,在今西藏昌都、青海玉树、四川石渠、甘肃民乐等汉藏交界地带相继发现了一批吐蕃时期的佛教摩崖石刻,已见于正式的著录者有:四川石渠县境内发现的照阿拉姆(brag-lha-mo)摩崖石刻、须巴(shug-ba)神山摩崖石刻群、白马神山摩崖石刻群、洛须(lo-phyug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恰白·次旦平措;郑堆;丹增;;简析新发现的吐蕃摩崖石文[J];中国藏学;1988年01期
2 汤惠生;青海玉树地区唐代佛教摩崖考述[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3 巴桑旺堆;;吐蕃石刻文献评述[J];中国藏学;2013年04期
4 张延清;;吐蕃钵阐布考[J];历史研究;2011年05期
5 许新国;露斯沟摩崖石刻图像考[J];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6 于春;;四川石渠县洛须“照阿拉姆”摩崖石刻[J];四川文物;2006年03期
7 沙武田;;一座反映唐蕃关系的“纪念碑”式洞窟(上)——榆林窟第25窟营建的动机、思想及功德主试析[J];艺术设计研究;2012年04期
8 王婷;李宏;土登若巴;建英;江聪;代兵;曾国梁;冯晓路;曾令玲;;四川石渠县新发现吐蕃石刻群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13年06期
9 ;西藏昌都芒康县新发现吐蕃时期大日如来石刻像[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卫哲;;青海穆斯林石刻艺术考[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2年01期
2 胡华楠;陈戍国;陈谷嘉;;明初的三教合一思想[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3 熊文彬;;吐蕃时期佛典翻译管窥[J];中国藏学;1992年02期
4 王启龙;《彰所知论》研究之一——藏汉文版本及相关问题[J];中国藏学;1997年01期
5 汤惠生;青海玉树地区唐代佛教摩崖考述[J];中国藏学;1998年01期
6 张亚莎;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J];中国藏学;2001年04期
7 牛达生;西夏学研究中藏学研究成果的应用[J];中国藏学;2002年01期
8 罗布;论和硕特在藏时期的甘丹颇章政权[J];中国藏学;2002年02期
9 徐国宝;藏文化的特点及其所蕴涵的中华母文化的共性[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10 熊文彬;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J];中国藏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离;;有关吐蕃太子的文书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2 陆离;;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源流辨析[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陆离;;吐蕃统治时期敦煌酿酒业简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杨铭;;唐代西北民族的“吐蕃化”及其对藏族形成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富学;王书庆;;关于摩诃衍禅法的几个问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朱悦梅;;多元宗教文化影响下吐蕃职官管理制度的形成[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孔令梅;敦煌大族与佛教[D];兰州大学;2011年
3 孙娟;从世俗到神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陆军;五世达赖喇嘛政教地位的确立[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陈鉴潍;宁玛派隆钦饶绛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黄杰华;汉藏宝,
本文编号:1060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60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