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中国公共考古的新思路——罗泰先生专访

发布时间:2017-10-22 07:03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共考古的新思路——罗泰先生专访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考古 中国考古 国际化 遗产保护 罗泰


【摘要】:在公共考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泰先生认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考古学事业也得到飞速提升,特别是国际化的趋势越发显著。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公共考古可以从加强中小学师生的考古与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展现考古学术问题论争等方面入手,在坚持学术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情况并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条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上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公共考古 中国考古 国际化 遗产保护 罗泰
【分类号】:K85
【正文快照】: 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中国考古学与艺术史教授、扣岑考古研究所(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东亚研究室主任、奥巴马总统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德国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荣誉研究员、浙江大学荣誉教授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光中;走进《中国考古大发现》[J];书屋;2000年08期

2 雨言;;《新中国考古五十年》一书面世[J];考古;2000年04期

3 古运泉;李岩;李子文;;广东考古世纪回顾[J];考古;2000年06期

4 古运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简介[J];考古;2000年06期

5 刘诗中;;江西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J];考古;2000年12期

6 吴春明,钟礼强;20世纪闽台考古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美国科研人员为考古工作添帮手[J];传感器世界;2001年09期

8 徐光冀;对三峡库区考古工作的几点意见[J];四川文物;2001年02期

9 燕生东,尹秀娇,王琦;20世纪枣滕地区考古发现与研究[J];枣庄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10 甲央;霍巍;;20世纪西藏考古的回顾与思考[J];考古;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辉;;近年来西藏地区主要开展的考古工作及收获[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罗宗真;;我和六朝考古——回顾六朝考古工作五十年[A];建国六十年来六朝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梁太鹤;;可乐考古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4 张忠良;王峰;富锡良;;综合物理探查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研究[A];上海市岩土工程检测中心论文集(1995—2005)[C];1995年

5 ;中国金莲山考古发现疑似针灸用具[A];全国第六届骨科微创手术与多种针刀手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索秀芬;;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术研讨会纪要[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7 刘诗中;;江西考古的世纪回顾与思考[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8 郭京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推动北京文化之都建设——从北京的考古工作谈起[A];繁荣古都历史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坛文集[C];2013年

9 张忠培;;关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的几个问题——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10 郭京宁;;北京考古发现与北京文化之都建设[A];当代北京研究(2012年第4期)[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虹;缩微与光盘技术在考古信息存储中的应用比较[N];中国文物报;2005年

2 李陈奇 赵评春;重视基建考古保护文化遗产[N];黑龙江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侯永锋;转播平面媒体的考古直播[N];辽宁日报;2003年

4 文/文阁;让文物考古信息尽快传出去[N];陕西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周毅;考古与公众[N];文汇报;2000年

6 新华社记者 黎张、李翔丽;直播与炒作,,会让考古“受伤”[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7 董纯进;西沙考古,后续工作路漫漫[N];海南日报;2007年

8 陈鹤颜;大渡河亘古奔流 述说悠远的文明[N];雅安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李政 孙秀丽;2006—2007年度全国考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文物报;2007年

10 涂师平;试论新时期考古信息管理与开发[N];中国文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时代的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杨瑞霞;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金鑫;综合地球物理考古方法的应用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侯仰军;考古发现与夏商起源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晓毅;陶寺考古:技术的实证解析[D];山西大学;2011年

6 潘艳;长江三角洲与钱塘江流域距今10000-6000年的资源生产:植物考古与人类生态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付宁;史前至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东西文化交流[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王新春;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刘建国;GIS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潘碧华;三峡早期人居环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菁;公众考古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吴玲;安徽考古的兴起[D];安徽大学;2015年

3 代生;考古发现与《天问》研究[D];烟台大学;2008年

4 范伊然;考古项目的电视新闻表达[D];吉林大学;2008年

5 程涛;胶东先秦考古发展史[D];烟台大学;2014年

6

本文编号:1077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77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8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