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许昌地区汉代陶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3 11:23

  本文关键词:许昌地区汉代陶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许昌 汉代 陶器


【摘要】:目前许昌地区发现的汉代陶器主要有熏炉、壶、耳杯、井、磨、仓、灶、奁、鼎等,类型比较丰富。本文对许昌地区现藏部分陶器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并参考相关考古发掘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对年代进行了大致推定。综合而言,许昌地区的两汉陶器在形制、工艺等方面,与两汉时期的主流文化面貌大同小异,能够代表并反映当时的技艺特征、工艺水平以及人们的审美倾向。
【作者单位】: 许昌市博物馆;
【关键词】许昌 汉代 陶器
【分类号】:K876.3
【正文快照】: 许昌之名源自西周分封的许国,自大夏以来,一直为郡县治所。逮至东汉,曹操于建安元年(196年)八月,迎献帝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成为汉朝末期都城。曹魏黄初二年(221年),曹丕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由此,许昌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凸显。汉魏时期文化遗存在许昌地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同修;杨爱国;;山东汉代墓葬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东辉;;试述古汉语研究中的三重证据法[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03期

2 王子今;秦汉时期的森林采伐与木材加工[J];古今农业;1994年04期

3 ;姜堰市官庄南华汉墓发掘报告[J];东南文化;2002年05期

4 沈宏格;;从“汉无礼乐”看西汉诸侯王墓葬[J];东南文化;2014年04期

5 潘玲;西沟畔汉代墓地四号墓的年代及文化特征再探讨[J];华夏考古;2004年02期

6 包明军;漆衣陶器浅谈[J];华夏考古;2005年01期

7 崔仁义,刘祖信;荆门市瓦岗山西汉墓[J];江汉考古;1986年01期

8 章宏伟;;百年来出土的两汉简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叶小燕;;中原地区战国墓初探[J];考古;1985年02期

10 宋少华;;略谈长沙象鼻嘴一号汉墓陡壁山曹(女巽)墓的年代[J];考古;198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邮天山汉墓发掘的意义[A];1980年江苏省博物馆学会、考古学会成立大会学术论文集(第三册)[C];1980年

2 ;金饼[A];1982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2年

3 李仲均;李庆元;李卫;;春秋、战国、秦汉冶铁遗址综述[A];李仲均文集——中国古代地质科学史研究[C];1998年

4 靳宝;;两汉燕蓟地区诸侯王与诸侯王陵[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虹;死与重生:汉代墓葬信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柳芳;城市与文学[D];苏州大学;2011年

4 武玮;黄河中下游地区汉至西晋模型明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5 蒋晓春;三峡地区秦汉墓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孙力楠;东北地区公元2-6世纪墓葬壁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龙小松;冲突与融合——金代文化的变迁[D];浙江大学;2008年

8 宋蓉;汉代郡国分制的考古学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9 翟睿;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10 刘剑;山东地区汉代墓葬的考古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妍;京津冀地区汉代墓葬的历史地理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吕凯;鲁中南地区汉代石椁墓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王涛;略述匈奴与中原物质技术的交流以及汉匈在文化上的融合[D];西北大学;2003年

4 姜佰国;京津冀地区汉代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燕睿;唐河冯君孺人画像石墓及相关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6 朱津;汉墓出土陶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么乃亮;牙形玉饰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秀伟;山东东南沿海汉墓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苏鹏举;宿迁青墩遗址出土陶器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10 付龙腾;宿迁青墩遗址的遗迹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周勇;新华文化述论[J];考古与文物;2005年03期

2 王永平;唐宋时期文化面貌的局部更新[J];史学月刊;2005年05期

3 刘晓东;;梲棬文化遗存浅析[J];北方文物;2009年04期

4 林留根 ,施玉平;湖熟文化族属研究[J];东南文化;1990年05期

5 王恩田;湖熟文化的分期与土墩墓的年代问题[J];东南文化;1990年05期

6 中午;京华琉璃厂名匾一瞥[J];艺圃(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6年Z1期

7 梁霞 ,何捷;浅析玉笥山商代遗存的文化因素[J];湖南考古辑刊;1999年00期

8 乔登云;关于磁山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邵文斌;;对华北地区旧石器两大文化传统的反思[J];中原文物;2010年01期

10 道格拉斯·普赖斯;潘艳;;欧洲的中石器时代[J];南方文物;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孟苗;六时期遗存重现人间[N];山西日报;2005年

2 记者 孟苗;绛州衙署从唐到清都没挪地儿[N];山西日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舒明;从人文地理中发现新世界[N];文汇报;2002年

4 段宏振 任涛;河北易县七里庄遗址发现大量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N];中国文物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王小梅;仡佬族古先民“丹砂文化”线路[N];贵州日报;2010年

6 ;传承荆楚文明 再创历史辉煌[N];中国文化报;2002年

7 撰稿:郭伟民 高成林;三湘考古 惊羡天下[N];中国文物报;2009年

8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李梅田;魏晋北朝墓葬文化的区域性与阶段性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建平;出土文物细说蚌埠历史[N];蚌埠日报;2012年

10 肖一亭;沙丘遗址中的间歇层[N];中国文物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艳朋;陶寺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2 郭妍;墓室画像与北朝社会[D];山西大学;2008年

3 索德浩;峡江地区汉晋墓葬文化因素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4 侯菲菲;晋中地区龙山时代遗存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31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0831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8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