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域盆地面积的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流域盆地面积的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水文分析 郑洛地区 相关性分析 分布密度 流域盆地
【摘要】:本文以郑洛地区为研究区域,以裴李岗文化时期、仰韶文化前期、仰韶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时期为时间序列,对研究区域的流域盆地面积与相应的遗址点数量的关系、流域盆地面积与相应的遗址点增长速率的关系,以及各个流域盆地中遗址点分布密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相关方法分析,以数字化的形式表明了流域盆地面积与分布的遗址点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相关程度与其他3个文化时期相比较小;(2)对各流域盆地内遗址点的变化趋势分析发现,流域盆地面积与分布的遗址点变化趋势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也解释了流域盆地黄河流域(B)、伊洛河流域(C)的变化趋势最快的缘由;(3)对各流域盆地内遗址点的分布密度进行分级可发现,在裴李岗文化时期,东部地区遗址点的分布密度大于西部地区,而其他3个文化时期是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
【关键词】: 水文分析 郑洛地区 相关性分析 分布密度 流域盆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253;41271410)
【分类号】:K878;P208
【正文快照】: 1引言伴随GIS技术的不断发展,考古研究中的GIS应用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GIS空间分析应用于区域考古研究,为现代区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一整套全新的方法和手段,拓展了考古学研究的领域[1-2]。GIS的区域分析在考古研究中有很多成功的应用实例。在国外,Out[3]对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杨静;卢扬;;区域水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2 毕硕本;郭文政;闾国年;;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坡向坡度分析[J];测绘科学;2010年06期
3 闫丽洁;石忆邵;杨瑞霞;鲁鹏;朱丽;付强;;借助GIS研究史前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信息世界;2012年02期
4 李雅箐;李小娟;王彦兵;;北京市房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张震宇;周昆叔;杨瑞霞;张松林;蔡全法;鲁鹏;郝利民;王超;;双洎河流域环境考古[J];第四纪研究;2007年03期
6 宋向阳;吴发启;赵龙山;吴光艳;张青峰;;基于DEM的延河流域水文特征提取与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04期
7 杨林;裴安平;郭宁宁;梁博毅;;洛阳地区史前聚落遗址空间形态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08期
8 毕硕本;计晗;梁静涛;乔文文;李禧亮;;基于指数模型的郑州—洛阳地区史前聚落遗址空间分布[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10期
9 王亚娟;李晓刚;;基于GIS的商洛地区10kaB.P.以来古文化遗址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10 叶爱中,夏军,王纲胜,王晓妮;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河网提取及子流域生成[J];水利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林蕊;张静;宫辉力;李小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农业灌溉的影响——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2 李晶;张征;朱建刚;牟向玉;刘淑春;罗柳红;;基于DEM的太湖流域水文特征提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5期
3 毕硕本;闾国年;陈济民;;史前连续文化聚落的决策树分类挖掘研究——以郑州-洛阳地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8年02期
4 乔飞;孟伟;郑丙辉;雷坤;张万顺;王艳;;基于DEM划分流域河网坡岸带汇水区的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11年02期
5 闫丽洁;石忆邵;杨瑞霞;鲁鹏;朱丽;付强;;借助GIS研究史前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信息世界;2012年02期
6 陈旺;邓亚东;梁虹;谢晓云;李金益;;数字化水系辅助DEM提取Karst地区水系的应用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8期
7 龙海峰;熊立华;万民;;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清江流域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8 侯保俭;王渺林;;长江上游径流趋势分析及分布式小时模型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周伶;林孝松;刘书军;蒋天明;;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流域特征提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朱伟峰;文春玉;马永胜;;基于GIS的三江平原蛤蟆通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严严;吴海斌;郭正堂;;史前土地利用碳循环模型构建及应用——以伊洛河流域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朱超;于瑞宏;孙若鹏;;基于SRTM DEM的河网信息提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3 郝玉伟;王兴菊;陆小蕾;;流域汇流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开广;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空间模式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惠夕平;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鲁东南沿海地区史前至汉代聚落考古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崔英杰;江淮东部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飒;中国传统聚落空间层次结构解析[D];天津大学;2012年
5 曹明亮;基于多源信息分析人类活动对径流及洪水预报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承明;基于GIS&RS的水库洪水预报模型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星光;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变迁与夏代的兴起和嬗变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8 王建华;黄河中下游地区史前人口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靳松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郑州大学;2005年
10 舒栋才;基于DEM的山地森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慧华;中原地区史前聚落分布空间模式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2 杨嘉利;历史时期陕西水井技术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雅辉;基于流域尺度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维;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流域剖面谱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俊;基于GIS的小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韦峰;先秦城市空间格局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7 高江涛;二里头遗址与夏都[D];郑州大学;2003年
8 常怀颖;龙山时期至二里头早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9 于璞;渭水流域仰韶早期房屋建筑与聚落形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王运辅;三峡先秦渔猎经济的考古学观察[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王敏子;;不同应用层次的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7期
2 胡婕;李崇巍;崔铁军;;基于DEM地表水文特征和汇水子流域的提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3 毕硕本;闾国年;陈济民;;史前连续文化聚落的决策树分类挖掘研究——以郑州-洛阳地区为例[J];测绘科学;2008年02期
4 熊波;陈学华;刘艳锋;;基于水文分析的山地相对高程计算方法探讨[J];测绘科学;2009年S2期
5 毕硕本;郭文政;闾国年;;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坡向坡度分析[J];测绘科学;2010年06期
6 刘刚;赵荣;;基于DEM的澜沧江流域水文信息提取方法的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07年01期
7 闫丽洁;石忆邵;杨瑞霞;鲁鹏;朱丽;付强;;借助GIS研究史前聚落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信息世界;2012年02期
8 闾国年,钱亚东,陈钟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自动制图技术研究[J];测绘学报;1998年02期
9 徐新良,庄大方,贾绍凤,胡云峰;GIS环境下基于DEM的中国流域自动提取方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10 冯文兰;周万村;李爱农;张宝雷;;基于GIS的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空间聚集特征分析——以茂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建国;GIS支持的聚落考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杨瑞霞;中原地区数字环境考古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日民;在地球化学找矿中汇水盆地面积确定[J];煤炭技术;2004年09期
,本文编号:1112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12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