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考古学视域下的汉晋河西地区饮食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8:43

  本文关键词:考古学视域下的汉晋河西地区饮食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河西 饮食习俗 饮食文化 两汉魏晋


【摘要】:古语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饮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首要物质基础,无疑饮食文化也是人们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饮食与社会的盛衰息息相关,河西地区的饮食文化是我国饮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精髓。本文通过检索河西地区出土的居延汉简、悬泉汉简、敦煌汉简、魏晋壁画墓、汉晋墓葬出土的有关饮食的实物资料,并结合传世文献等史料,对于两汉魏晋时期河西饮食文化的形成、饮食食材的获取、饮食结构、饮食习俗、饮食的特点及影响等,作了全面的考证,以探寻、复原其历史面貌,并可为今天河西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追溯其历史源流。在本文的具体论述中,部分内容亦涉及到西北其他有些地区,以便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对照考察河西的饮食文化。汉晋时期河西地区与当今的饮食结构相比,也以谷物为主要食物,肉类和蔬菜是副食。当时的谷物主要有黍、稷、菽等,肉类食物除了家养的还有野生的,蔬菜也分为人工种植的和野外采集的两种,另外还出现了不少的水果和饮品。汉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和交流的时期,居住在西北、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大量迁入内地地区,从饮食角度上来看,内地和西北民族的交流融合,使得河西地区饮食更加丰富。而在当时的社会贵族和平民的饮食有很大的区别,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了养生保健和食疗。较之前代汉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粮食加工和食物的储藏技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仅建有各类粮仓,对蔬菜和肉类的储藏方法也有很多,在饮食的制作上也有多种方式,饮食器具亦是丰富多彩的。河西地区的饮食在汉晋时期已呈十分繁荣的局面,当时的人们不仅重视饮食,还重视各种饮食风俗,节日的习俗。这些习俗在发展中不断地创新,有些习俗已经渗透到了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对当今的饮食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河西 饮食习俗 饮食文化 两汉魏晋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971;K8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绪论13-20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3-14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14-18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8-19
  •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19-20
  • 第一章 汉晋河西地区饮食文化的形成20-24
  •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饮食文化20-21
  • 第二节 民族构成与饮食文化21-22
  • 第三节 对外交往与饮食文化22-24
  • 第二章 饮食食材的构成24-50
  • 第一节 动物食材的构成24-41
  • 一、畜牧家养类动物24-36
  • 二、野生猎取动物36-41
  • 第二节 植物食材的构成41-50
  • 一、谷物类42-45
  • 二、水果类45-47
  • 三、蔬菜类47-50
  • 第三章 饮食结构及烹饪艺术50-73
  • 第一节 汉晋河西地区的食物品种50-61
  • 一、主食类50-55
  • 二、饮料类55-57
  • 三、调味品57-61
  • 第二节 食材的加工、烹饪方法以及饮食工具61-73
  • 一、汉晋河西地区的谷物加工61-64
  • 二、汉晋河西地区食物的烹饪方法64-66
  • 三、汉晋河西地区的饮食器具66-73
  • 第四章 汉晋河西地区的饮食习俗73-78
  • 第一节 节日的饮食活动73-75
  • 第二节 饮食礼仪75-78
  • 第五章 汉晋河西地区饮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78-82
  • 第一节 汉晋河西地区饮食文化的特点78-79
  • 一、食物种类的增多78-79
  • 二、科学的保鲜和贮藏法的运用79
  • 三、饮食观念的改变79
  • 第二节 汉晋河西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79-82
  • 一、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79-80
  • 二、促进了河西地区特色菜的形成和发展80-82
  • 小结82-84
  • 参考文献84-89
  •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89-90
  • 后记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芳,杨根生;河西地区沙漠和沙漠化及防治对策[J];环境研究;1984年04期

2 朱祖希;;保护祁连山就是保护水源——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综述之二[J];环境保护;1987年11期

3 朱祖希;;水将比金子贵重——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综述之三[J];环境保护;1987年12期

4 张普光;谈谈保护河西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J];环境研究与监测;1988年01期

5 樊胜岳;甘肃河西地区持续发展的系统优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6 张志强;河西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战略及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4期

7 朱祖希;;水——绿洲的生命——河西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综述之一[J];环境保护;1987年10期

8 李华忠,陈波,徐泽海;河西地区绿洲“自然—农业经济”系统的初步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0年01期

9 李传珠;黑河流域天然水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J];中国沙漠;1989年01期

10 韩兰英;万信;方峰;张正Pr;;甘肃河西地区沙漠化遥感监测评估[J];干旱区地理;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蜀杭;刘富渊;刘金平;;河西地区苜蓿产业化生产的关键技术[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2 白冰;陈学君;王有恒;贺涛;俞洁;;甘肃河西地区降水空间分布的插值分析[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剑;我市将在河西地区建设铁路西南环线[N];太原日报;2008年

2 记者李天伦;河西地区要当好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N];甘肃日报;2003年

3 记者 郭永霞;共建河西地区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N];金昌日报;2006年

4 记者 宋振峰;一系列灌溉保障措施发挥作用[N];甘肃日报;2009年

5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张克非;论河西地区的历史地位和贡献[N];甘肃日报;2012年

6 本报通讯员 杨玉红 本报记者 汪晓霞;未来五年南京河西地区啥模样?[N];新华日报;2000年

7 记者 李昊 康春燕;甘肃玉米价格降至1040—1060元/吨 价格“坠落”有四因[N];甘肃经济日报;2004年

8 记者 王朝霞 实习生 高钰婕;甘肃省夏粮夏油产量预计与上年持平[N];甘肃日报;2009年

9 刘建丽;西夏时的河西走廊[N];甘肃日报;2000年

10 记者 吴明亮 毛庆;青奥板块初显雄姿 河西地区新颜可待[N];南京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倩雯;河西地区工业型城镇产业布局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张震文;河西走廊乡土居民营建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慧;河西地区干湿变化特征分析及干旱年预测[D];兰州大学;2015年

4 郭小雷;河西地区近40年风速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5 杨吉宁;考古学视域下的汉晋河西地区饮食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斌;汉代河西地区商贸问题[D];湖南大学;2007年

7 安旭强;明朝前期入迁河西地区移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丽琴;汉代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高情情;汉代儒学在河西地区的传播与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玉t,

本文编号:1132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32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