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唐代狩猎纹铜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01:01

  本文关键词:唐代狩猎纹铜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狩猎纹铜镜 狩猎图案 特征内涵 真伪鉴别


【摘要】:唐代的狩猎文化不论从以唐诗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形式、以绘画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墓葬出土品以及日常使用器中均有体现,都能从目前看到的实物中反映出文献记载的狩猎场景。唐代狩猎之风盛行,饰有狩猎图案的载体遍及多种器物。狩猎纹铜镜是唐一代的社会风尚和审美取向物化反映的一个重要载体。铜镜上传统的狩猎题材在唐代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时代风格。 唐代狩猎纹铜镜研究涉及面相当广泛,各学者、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有唐代铜镜总体的研究、各器物狩猎图案的类比分析研究、狩猎活动的源流探讨、狩猎制度和狩猎习俗的变化研究,狩猎诗词的研究、狩猎猎物的来源问题等。狩猎图案的各种探索研究都在逐步深入。本文将对唐代狩猎纹铜镜资料进行镜形的梳理,初步对其作阶段划分,进而进行图案内涵、寓意的研究。唐代狩猎纹铜镜应放在唐代大的文化背景下研究,是一类包含了多种文化因素的生活用具,分析讨论唐代的狩猎纹铜镜,可以还原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风尚。 第一部分,综述唐代狩猎纹铜镜的发现概况,对唐代狩猎纹铜镜、唐代狩猎图案和唐代狩猎活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研究对象;并通过大量考古发掘物、饰有狩猎纹饰的器物和相关文献记载,揭示了唐代狩猎文化内涵,所获文物是唐代狩猎文化的真实反映。 第二部分,综合多种因素对唐代狩猎纹铜镜进行镜形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出唐代狩猎纹铜镜狩猎图案的装饰特点,通过综合的类比排列、确定出唐代狩猎纹铜镜的相对的年代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阶段划分。探讨各阶段唐代狩猎纹铜镜的特征。唐代狩猎纹铜镜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盛唐中期至盛唐末期;以写实表现狩猎场景,装饰繁缛。第二阶段:中唐初期,镜面装饰疏朗大方,纹饰趋于简单,布局简单单调,场面有留白。第三阶段:中唐中期到中唐晚期,狩猎纹开始融入场景中,更加图案化,失去了最初表现狩猎场景的意义。 第三部分,对历代狩猎纹铜镜进行比较研究。战国的狩猎纹镜只是单纯通过人和物的组合排列表现,此时的狩猎有“搏斗”的性质,狩猎纹仅作为图像出现在铜镜上。汉代的狩猎纹镜狩猎场景在生活化的同时有了新的寓意。唐代的狩猎纹镜已经具备了装饰功能,狩猎纹已经从图像发展成了图案故事。宋元时期的狩猎纹镜已经几乎不见。 第四部分,对唐代狩猎纹铜镜中狩猎纹图案进行文化内涵的分析:第一阶段狩猎纹镜充满的浓郁的西域色彩,受西域文化影响较大,反映出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影响。第三阶段带有明显的道教色彩,以山岳和马骑来表现,将狩猎活动这一极其生活化的场景赋予成了求仙问道的符号,以狩猎达到飞跃到仙境的目的。并分析出唐代狩猎纹铜镜大致流行时期为盛唐中期到中唐晚期,即八世纪初到八世纪后半叶。出土墓葬应为唐代贵族高官。 第五部分,针对目前拍卖市场上的唐代狩猎纹镜和民间收藏的唐代狩猎纹镜进行真伪鉴别,以达到对唐代狩猎纹铜镜整理研究的实用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承雍;;唐代狩猎俑中的胡人猎师形象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06期

2 段立颖;;中国古代射猎活动简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顾乐红;;汉画像狩猎图的祭祀意义研究[J];大众文艺;2012年19期

4 王增明;李颖;阳华;;聚焦唐代狩猎题材器物(上)[J];东方收藏;2012年10期

5 徐殿魁;;唐镜分期的考古学探讨[J];考古学报;1994年03期

6 阴耀耀;;唐代铜镜民族装饰纹样艺术特征述略[J];美术大观;2008年09期

7 陈朝鲜;;唐代前期王室狩猎之风管窥[J];农业考古;2012年04期

8 贾峨;;唐代的畋猎弋射与丝绸之路[J];华夏考古;1991年02期

9 王锦华 ,叶向荣;浠水县博物馆收藏的古代铜镜[J];江汉考古;1991年04期

10 孙机;;猎豹[J];收藏家;1998年01期



本文编号:1141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41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