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嘉靖朝龙缸考
发布时间:2017-11-06 04:35
本文关键词:明代嘉靖朝龙缸考
【摘要】:硕大、费工、难成,是明代龙缸的典型特点。作为明代体量最大的瓷器,它们出现在明初至晚期漫长的烧造历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数量稀缺,文献罕载。本文以《江西省大志·陶书》为主要线索,结合存世的实物,围绕龙缸在明代尤其是嘉靖年间的延烧、造作及类型等几个问题展开探讨。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K876.3
【正文快照】: 龙缸是明代一种特殊的器皿,当是一类外壁装饰龙纹的大瓷缸,故名,又称“鱼缸”。明代中期以后,龙缸装饰不局限于各式龙纹,出现了狮子、莲池和游鱼等形象,以青花白地为主,后期开始出现五彩等,嘉靖间的造作最为兴盛。从《江西省大志·陶书》[1]来看,龙缸为当时整个御器厂的生产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曹淦源;;清白翠璨:龙珠阁下话龙缸[J];收藏界;2008年01期
2 儡儡 ;;明嘉靖大缸[J];收藏家;2006年11期
3 张兆祥;嘉靖官窑青花鱼缸评略[J];文物春秋;199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思中;熊贵奇;;窑神新造:唐英在景德镇的御窑新政与风火仙崇拜[J];创意与设计;2012年03期
,本文编号:1147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47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