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县李营发现的铸铜遗存
本文关键词:湖北郧县李营发现的铸铜遗存
更多相关文章: 二里头文化 考古系 东周时期 发掘简报 铸铜 灰坑 一级阶地 夹砂陶 探方 口部
【摘要】:正2012年,武汉大学考古队在南水北调工程湖北郧县李营遗址(图一)发现和发掘了一批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遗存(武汉大学考古系等:《湖北郧县李营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4年第6期),其中H37出土了与铸铜相关的遗物,对认识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器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一)遗址概况李营遗址主要分布在汉江的一级阶地上,包含二里头文化和东周时期的居址遗存以及六朝墓葬,其中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2012年,武汉大学考古队在南水北调工程湖北郧县李营遗址(图一)发现和发掘了一批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遗存(武汉大学考古系等:《湖北郧县李营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4年第6期),其中H37出土了与铸铜相关的遗物,对认识二里头文化时期青铜器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宏;;从二里头遗址看华夏早期国家的特质[J];中原文物;2006年03期
2 方孝廉;方媛媛;方莉;;二里头遗址都邑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向桃初;;二里头文化向南方的传播[J];考古;2011年10期
4 郑杰祥;;二里头文化商榷[J];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04期
5 傅淑敏;;我对二里头文化的看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6 鲍颖建;;试论娘娘寨遗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存[J];中原文物;2014年01期
7 许宏;;“二里头”的意义[J];休闲读品(天下);2012年01期
8 杜金鹏;;读《偃师二里头》[J];考古;2000年08期
9 李维明;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J];中原文物;2002年01期
10 宋豫秦;郑光;韩玉玲;吴玉新;;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环境信息[J];考古;200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润权;;资讯革命和国家起源兼谈二里头是否进入国家社会[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考古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方酉生;;略论二里头遗址第一期遗存与夏代纪年——兼评《二里头文化一期遗存与夏文化初始》[A];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C];2004年
3 张国硕;;夏都探寻[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詹子庆;;中国北方“草原之路”的推想——谨以此短文庆贺孟世凯教授七十华诞[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大任;二里头:与夏商文化的亲密接触[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政;检视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文物报;2005年
3 赵春青;文明之火 照耀中国[N];中国文物报;2006年
4 彭小军;艾兰:二里头与中华文明的形成:一种新的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许宏;二里头时代的“邦国”[N];团结报;2010年
6 李维明;夏商周断代工程期间的夏商文化研究综述[N];中国文物报;2000年
7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袁广阔;郑州大师姑二里头城址发现的意义[N];中国文物报;2005年
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袁广阔;再思二里头文化的来源[N];中国文物报;2005年
9 李维明;二里头考古 揭开夏都尘封千载的面纱[N];中国艺术报;2003年
10 赵春青;文明之火 照耀中国[N];中国文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广阔;二里头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李锋;郑州大师姑城址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段天t,
本文编号:1159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5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