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视角下的文物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0 11:1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视角下的文物保护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 文物保护 对策


【摘要】:文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是一个文物大国,文物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无数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这已经令人非常痛心。然而,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建设过程中,由于对文物保护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规划,致使许多珍贵文物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文化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针对文物保护的理论研究有限,学者们大多是从文物立法、文物行政执法以及文物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单纯地依靠完善立法和强化执法并不能有效地遏制文物违法犯罪行为。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在文物保护问题上的重要指导作用,更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文物保护实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未探究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因而也就无法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遗产问题的根本看法,是正确认识和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根本原理。本文在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和文物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文物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文物保护司法环节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折射出文物立法和文物执法方面存在的的欠缺和不足,有助于发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进而反思和构建全方位的文物保护对策。本文认为,我国文物保护司法环节主要存在文物案件司法判决不符合“罪刑相称”原则、同案不同判”现象时有发生、文物司法鉴定无法对文物价值准确评估、古玩行规惯例与文物法律法规相冲突、行政处罚代替司法制裁现象较为普遍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法律规定的模糊性、法官对同一事实认定的差异性、文物司法鉴定法律制度不健全、忽视古玩交易的特殊性及行规的合理性、文物保护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认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为指导,从完善文物立法、统一判决标准、提高法官整体素质、建立健全案例指导制度、加强裁判信息沟通、完善文物司法鉴定制度、促进古玩交易行规与法律法规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的文物保护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鸣;浅议新形势下杭州市文物保护工作[J];杭州科技;2001年05期

2 刘淑敏;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积极投入西部文物保护工作[J];文物春秋;2001年03期

3 王琴红;江西将开展文物保护“五纳入一安全”督查工作[J];南方文物;2003年01期

4 ;埃及出台文物保护新法[J];阿拉伯世界;2004年02期

5 ;文物保护的美好春天[J];文物世界;2004年03期

6 郭宏;论“不改变原状原则”的本质意义——兼论文物保护科学的文理交叉性[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4年01期

7 阎宏彬;标准化与文物保护[J];文物世界;2004年05期

8 金铢;;“我对文物保护是执著的”——记文物保护专家谢辰生先生[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2期

9 王丹华;;对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一点看法[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3期

10 奚三彩;;现代科技在纸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中国文化遗产;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昆;;科学发展观下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新思考[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9年

2 常欣;;关于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几点思考[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3 景爱;;关于新世纪北京文物保护与管理的若干想法[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4 孙玲;;对当前文物保护难的成因思考[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5 焦嘉琦;;《与文物对话》——从文物原形到文物仿真到文物保护——生死抉择[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6 温波能;;面向下半个世纪,对北京市及中国文物保护问题与经济学的简明随想[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护及其现代化管理学术论文集[C];2000年

7 罗哲文;;中国文物保护百年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致辞[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8 周南泉;;百年文物保护的回顾和展望[A];中国文物学会通讯2001、2002年合订本[C];2001年

9 龚德才;;文物保护科学与文物的科学保护[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邵宗义;王玉峰;;多联机在文物保护建筑中的应用解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怀明;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优秀文化[N];蚌埠日报;2005年

2 赵旭红;抓好文物保护 促进经济发展[N];中国特产报;2004年

3 中国文物研究所 岳志勇;中国文物保护发展的新趋势[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省旅游局法规处处长 李建兰;依法管理 努力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N];甘肃日报;2005年

5 刘成群 张燕燕;文物保护工作仍存诸多困难[N];河北日报;2004年

6 游雪晴;我国文物保护专业博士生不到10人[N];科技日报;2004年

7 胡鸿保;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政府市长 崔长征;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实现文物保护与文物旅游双赢[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单霁翔;拓宽文物保护资金来源,抢救保护祖国历史文化遗产[N];人民政协报;2004年

10 州政协宣传委员组;我州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刻不容缓[N];团结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滨;1860-2009中国文物保护历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傅将姣;我国田野文物保护的立法现状及完善[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王小蕊;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成果应用风险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邹玉林;对安徽省合肥市包公祠博物馆的调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5 陈政宇;清代线装《四书辩真·论语》的修复[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6 刘晓敏;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视角下的文物保护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7 马树华;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曾群华;重庆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锐;文物保护新材料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10 颜燕萍;文物保护的理念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6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66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6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