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山西寿阳县古戏台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11 00:28

  本文关键词:山西寿阳县古戏台调查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寿阳 古戏台 形制特征 演剧习俗 文物保护


【摘要】:山西寿阳县地处太行西麓、晋中东北边缘,它历史悠久,文化古老,民风淳朴,历代文化遗存、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自清代中叶以来,戏曲表演已颇为活跃,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已有不少戏曲班社活跃在寿阳大地。而作为戏曲演出场所的戏台,也应运而生。“有村就有庙,有庙就有戏台”,可以说是寿阳大多数村落的写照。笔者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寿阳县境内现存古戏台竟有91座之多。寿阳县虽然有这么多座戏台,但是除了一位国内专家学者在他的著作中对其中一座戏台进行了简单描述外,目前还没有更详尽、专业的研究成果。可见,对于寿阳县古戏台的研究本身留有很大空白,为笔者论文的独创性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按照寿阳县各乡镇行政区划的分布对现存的古戏台进行描述,以便对其古戏台的分布准确定位。在寿阳古戏台中,就数量而言,东部古戏台要多于西部,就保存情况而言,西部古戏台保存的完整性要高于东部,二者之间的差异是由于东部经济相对发达,而西部则相对穷困,东部交通相对发达,而西部则相对闭塞;就时期而言,大多是清代中晚期的;就建筑形制而言,大多是倒座、建在石砌台基上、单檐卷棚悬山顶、面宽三间、分前后台的戏台;就民间信仰而言,信仰关帝和观音二者居多,关帝庙戏台有16座,观音庙戏台有9座。寿阳现存古戏台虽然数量较多,但在实地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古戏台多数已被废置和改建为他用,丧失了其作为戏曲传播载体的作用,不禁让人深感惋惜。 此次调查得到了寿阳县文物管理所和文化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笔者多次奔赴寿阳各乡、镇、村进行实地考察,前后共用时6个月,终于不负众望努力完成了对寿阳古戏台资料的整理和完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上几次大战乱和“文革”期间的破坏,加之年久失修、自然灾害和保护意识的薄弱,这些极具群众性的乡土古建筑大多已残破和濒临坍塌,古戏台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已刻不容缓。笔者作为一个土生L长的寿阳人,旨在通过对寿阳古戏台的调查和研究,为后人对山西古戏台及戏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信息,更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研究为家乡古戏台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9.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春敏;;从泽州民间文本看清代华北乡村的跨村社祈雨[J];满族研究;2012年04期

2 罗德胤;秦佑国;;中国古戏台的特征、形成及启示[J];建筑史;2003年03期

3 车文明;;金元戏台研究回顾[J];戏曲研究;2002年02期

4 王福才;;山西万荣孤山风伯雨师庙及其舞厅考[J];戏曲研究;2003年02期

5 王廷信;清代地方戏表演的艺术成就[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曹飞;山西上党戏神类型概说[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王福才;高平市谷口村骷髅庙考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王季卿;中国传统戏场建筑考略之一——历史沿革[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9 薛林平,陆凤华;山西寺庙戏场建筑研究——戏台位置剖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延保全;;戏养神:金代北方民间的戏曲观——山西稷山金代段氏“戏养神”砖铭论[J];文艺研究;2005年12期



本文编号:1169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69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a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