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盆地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2 02:22
本文关键词:运城盆地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
【摘要】:自公元前3000年前后开始,黄河流域各地渐次兴起的空三足器,表征着此时的考古学文化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诸文化表述的社会历史进程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位于南流黄河向东转弯处的运城盆地,在这次变革风潮的影响下,于公元前第三个千年前后,相继产生了荆村文化、东关文化和三里桥文化。这三支文化植根于运城盆地,分布于周边地区,对黄河流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本文从运城盆地垣曲古城东关等遗址的材料入手,讨论了荆村文化、东关文化和三里桥文化的相对年代和性质等问题。指出,荆村文化、东关文化和三里桥文化是属于同一谱系的三支考古学文化。本文的论述主要分四个部分:第1章绪论概括本文写作缘由,廓清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和主要材料。回顾运城盆地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历程,加之近年来不断发表的新材料,为我们研究这一地区考古学文化谱系提供了重要线索,使我们有条件进一步研究诸考古学文化的演变与形成过程。第2章运城盆地龙山时代诸文化的编年序列笔者通过分析垣曲古城东关、垣曲上亳、垣曲丰村、垣曲宁家坡等典型遗址,厘清荆村文化的面貌和性质,将之前被混入荆村文化的东下冯和垣曲小赵遗址的一些单位剔除;将荆村文化分为四期,概括了荆村文化典型陶器的发展演变特征,并对荆村文化的年代进行了讨论。继而,将垣曲丰村遗址和绛县周家庄遗址的一些单位同东关文化典型器物进行比对,将这两处遗址中属于东关文化的单位辨识了出来,把东关文化分为两期,进而讨论了东关文化的年代问题。通过分析垣曲古城东关、垣曲龙王崖、芮城南礼教等典型遗址,对三里桥文化的性质和面貌进行了深入探讨,将绛县周家庄遗址的一些单位归入三里桥文化。把三里桥文化分为早、晚两期,进而对三里桥文化的年代进行了讨论。本章通过讨论荆村文化、东关文化和三里桥文化的年代问题,建立起运城盆地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第3章运城盆地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谱系关系以上文建立的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为基础,笔者梳理了植根于运城盆地的荆村文化由本地泉护二期文化受到东面秦王寨文化的影响,将自身传统器物釜灶改制成e澋男纬晒獭;竦们看笊Φ木4逦幕冀幸幌盗写罄┱,
本文编号:1173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7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