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唐代墓志中的纯儒形象与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17:26

  本文关键词:唐代墓志中的纯儒形象与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纯儒 哲学的突破 正统与异端 唐宋变革 古文运动 循吏


【摘要】:在唐代士人"二元世界观"的大环境下,事实上一直存在着服膺儒学、排斥佛道的"纯儒"士人。尽管从已发现的墓志看来,纯儒士人所占比例并不大,但也正因为如此,纯儒的形象与思想才显得更加独特耀眼。而唐代古文运动中的许多思想观念,在这些寂寂无名的纯儒士人中也不乏发端或者回响。如果将唐宋变革看作中国文化史上继东周之后的又一次哲学突破,那么纯儒便是正统儒学的捍卫者和异端佛道的排斥者,在这场突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分类号】:K877.45
【正文快照】: 作为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易,唐宋变革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这场变革几乎完全改变了中国士人的心灵结构,以至于两个紧邻的朝代在文化上却分成了“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不过,相比于在宋初便已经定型的“宋型文化”,所谓“唐型文化”则更像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华;文学与符号权力:对中唐古文运动的另一种解读[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朱迪光;古文运动与唐代传奇关系辩正[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王可喜;论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贡献[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马茂军;种放:宋代古文运动的重要一环[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柳晓枫;论韩愈对古文运动的理论贡献[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程美华;;论骈文在唐代文坛的地位[J];兰州学刊;2006年03期

7 陈友冰;;论唐代科举制度在古文运动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梁志刚;;不应忽视元稹对古文运动的贡献[J];前沿;2007年10期

9 李建华;;唐代科场“通榜”之风与古文运动[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10 李小山;;从古文运动看李翱的礼学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凌云;许善述;;评桐城派的古文运动[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新科;古文运动奠定《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李华瑞;超然独傲的古文大家欧阳修[N];光明日报;2007年

3 (美)包弼德著 刘宁译;《唐宋思想的转型》[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读书:写好作文的关键[N];中国妇女报;2003年

5 记者 郭树勋 通讯员 李霞;2012中国·孟州韩愈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N];焦作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咸晓婷;中唐儒学变革与古文运动嬗递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丹;唐代前古文运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莉;梁肃和古文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淑芳;古文运动的社会背景[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晖;韩、柳古文运动的理论贡献及历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发亮;皇甫n\的生平与创作[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戴丹;日本的北宋古文运动研究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修杰;中唐古文作家辞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芳;论韩愈、欧阳修以古文为时文的理论取向[D];扬州大学;2012年

8 胡作法;白居易文初探[D];安徽大学;2007年

9 楼培;中唐韩愈研究二题[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单凌寒;裴度与中唐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81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181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