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三星堆象头冠与中印象头神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11-21 17:03

  本文关键词:三星堆象头冠与中印象头神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三星堆 象头冠 中印象头神 蜀身毒道


【摘要】:三星堆半身铜立人所戴之冠为象头冠,表明古蜀人曾经有过象头神崇拜。古蜀人曾经大量使用象牙进行祭祀,其中有部分象牙来自古蜀与古印度之间的贸易,古印度的象头神崇拜可能随着这个过程向东传播,并被古蜀人所接受,被古蜀人改造成自己崇拜的神yG中的一员。古蜀人用象牙作祭祀品的习俗在西周初逐渐消失,古蜀人的象头神崇拜也随之结束。象头神的传播路线应该是"蜀身毒道",这个文化现象证明"蜀身毒道"至少在公元前10世纪前后就已经在发挥文化交流的作用了。
【作者单位】: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基金】: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文化纹饰研究》课题成果
【分类号】:K878
【正文快照】: 一、三星堆的象头冠与象头神三星堆二号坑出土了一件仅存上半身的铜立人,编号K23:264,全器残高40.2厘米,器身的规模小于大铜立人。这个立人头戴的冠帽形式相当复杂,主要特征为,冠顶两侧一对长大的兽耳耸立,中间有一象鼻状的装饰物,冠两侧有兽眼。兽口朝前,略呈圆角长方形。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广宏;;三星堆青铜群像冠帽与发饰[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2年00期

2 江章华;王毅;张擎;;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初论[J];考古学报;2002年01期

3 黄剑华;金沙遗址出土象牙的由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孙华;;三星堆“铜神坛”的复原[J];文物;2010年01期

5 段渝;;藏彝走廊与丝绸之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6 范毓周;;关于殷墟文化考古分期的几个问题[J];中原文物;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渝;;中国西南地区海贝和象牙的来源[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C];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玉洪;李晓航;;印度文化的哲学关照——以文化哲学研究范式为基点[J];北方论丛;2007年02期

2 井中伟;;川渝地区出土铜戈及相关问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3 刘道军;;金沙遗址中“太阳神鸟”的象征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冯广宏;;三星金沙铜人圈手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冯广宏;;三星堆铜人像功能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蒋晓春;白九江;赵炳清;;川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初探[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冯广宏;;三星堆边璋图像与古蜀记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徐学书;;青城山、都江为昆仑圣山“成都山”、圣河“成都江”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贺云翱;;“长江文化”与“考古学”刍议[J];长江文化论丛;2001年00期

10 毛曦;;先秦蜀国城市起源与形成初论[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殿增;袁曙光;;“天门”是汉画神仙思想的集中体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汪灵;;金沙与三星堆古象牙及其矿物学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段渝;邹一清;;古代四川盆地偶像式构图与情节式构图艺术形式的来源[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4 段渝;;中国西南地区海贝和象牙的来源[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立;唐敦煌壁画女性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倪玉湛;夏商周青铜器艺术的发展源流[D];苏州大学;2011年

3 贺志凌;新疆出土箜篌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佐佐木正治;汉代四川农业考古[D];四川大学;2005年

5 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于孟洲;峡江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付顺;古蜀区域环境演变与古蜀文化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陈苇;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及互动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李丽娜;龙山至二里头时代城邑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郎剑锋;吴越地区出土商周青铜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商周时期的尖底杯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王倩;近代印度梵社及其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星;论印度现代潘查亚特制度的演进[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4 曹寅;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国犹太人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5 张姣姣;论印度教婚姻陋习及其对印度教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6 周骅;论泰戈尔的象征剧[D];湘潭大学;2004年

7 樊华;金沙与三星堆出土象牙结构和组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旦辉;成都金沙出土象牙物理化学性质及赋存环境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邵天松;《法显传》词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道军;论巴蜀文字与古蜀王[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衡;奻娭殷墟文化分期[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04期

2 段渝;论商代长江上游川西平原青铜文化与华北和世界文明的关系[J];东南文化;1993年02期

3 吴汝祚;;安阳大司空村的殷墓是否全属晚期(对“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中殷代墓葬年代的商榷)[J];考古通讯;1958年03期

4 郑振香;;1962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J];考古;1964年08期

5 夏鼐;;中巴友谊的历史[J];考古;1965年07期

6 郑振香;陈志达;;论妇好墓对殷墟文化和卜辞断代的意义[J];考古;1981年06期

7 杨锡璋;;安阳殷墟三家庄东的发掘[J];考古;1983年02期

8 杨宝成;;安阳武官村北地商代祭祀坑的发掘[J];考古;1987年12期

9 谷飞;;殷墟王陵问题之再考察[J];考古;1994年10期

10 唐际根;徐广德;岳占伟;刘忠伏;;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列奥娜·安德森,谢国先;印度教中的象头神[J];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06期

2 ;文明视野[J];文明;2013年10期

3 王惠民;;敦煌毗那夜迦像[J];敦煌学辑刊;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军;孟买象神节[N];中国民族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柴平平;象头神形象在中国的蜕变[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16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116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