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6 01:11

  本文关键词: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 类型学 分期研究 区域特征 起源与消亡


【摘要】:目前,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最早发现于商代晚期,东周时期迅速发展。迄今为止经过考古发掘所见的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共计33件,种类较多,分布较广它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类别,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涉及古代青铜器的研究自北宋就已开始,但是由于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以往学者往往只关注于一般铸造青铜器方面的探究,很少有学者对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进行过系统、全面的论述。故本文拟在参考前人对一般铸造青铜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统计学、文化因素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的概念内涵、型式分类、年代推断、墓葬器物组合、地域特征以及起源与消亡等方面的问题作以探讨。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探讨一个问题: 第一章,综述,提出了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以往有关这方面的学术史进行了回顾。 第二章,关于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的类型学分析,主要以科学发掘出土的彩绘青铜器为分析对象,运用类型学原理对其进行了型式分析,按照功能、形制结构、使用方法对彩绘青铜器进行大类划分,总结归纳每一型或式的特征,为合理的分期研究作准备。 第三章,关于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的年代推断,在型式划分的基础之上,将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的发展总共分为三期四段,并对每期的特点、演变规律、流行地域等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大致理清了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的发展脉络。 第四章,关于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的墓葬组合研究,主要以考古发掘未经盗扰或虽经轻微盗扰但是器物组合仍然完整的墓葬为选取对象,依据面积大小将其划分为大中小三个层次,通过考察各类墓葬中随葬彩绘青铜器的数量、与基共出器物的关系等,从而了解随葬有彩绘青铜器墓主人的社会身份地位。 第五章,区域特征分析,按照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的地域分布范围,将其出土地划分为三个文化区,将各文化区彩绘青铜器的文化特色与中原文化区和周边文化区进行比较,认为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可以分为三种文化类型,即巴蜀文化系统、楚文化系统、中原文化系统,并且认为在这一时期,三者在更多的保持各自独特文化特征的同时也进行着相互文化交流与接受。 第六章,以彩绘铜镜为例探讨了早期中国彩绘青铜器的起源与消亡问题,认为彩绘青铜器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当时社会铸镜技术水平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出现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旦铸镜技术提高,能够生产出来“物美价廉”且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相同器类,再加之彩绘青铜器自身的诸多缺陷,导致它最终将完成使命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结语,对于全文探讨的问题做一总结,并且提出了本文研究上的不足之处,以待在时机成熟时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6.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建华;楚镜三论[J];江汉考古;1998年04期

2 陈振裕;;略论九座楚墓的年代[J];考古;1981年04期

3 罗黎;汉代彩绘铜镜的绘制工艺及颜料研究[J];考古与文物;2002年04期

4 陈振裕;楚国青铜器的装饰艺术[J];南方文物;1993年02期

5 黄剑华;;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J];上海文博论丛;2006年01期

6 傅举有;;春秋战国汉代的特种工艺镜(下)[J];收藏家;2009年04期

7 ;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出土的几件战国铜器[J];文物;1976年03期

8 巫鸿;;谈几件中山国器物的造型与装饰[J];文物;1979年05期

9 黄尚明;青铜面具再探[J];襄樊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马菁毓;程博;;一件汉墓出土凤纹漆衣铜镜的保护处理[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1228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1228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9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